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管理条例》的规定,如果员工在下班时受伤可以认定为工伤,那么用人单位有义务支付劳动者正常的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以下是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认为的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几种情形:
在这些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法定程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对于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应当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工资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主要以货币形式支付,极个别情况下以实物形式支付。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这是因为:
货币能准确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更好地反映劳动者个人实际支付劳动量与劳动报酬的关系,有利于按劳分配,便于劳动者之间进行比较,贯彻同工同酬原则。
以货币作为支付形式有利于充分实现劳动者的消费欲望,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这有利于加强对工资分配的管理,使劳动者个人收入货币化、规范化,清理各种工资性收入,提高收入分配透明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和财务监督,抑制工资外收入扩张,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来计算,每个等级对应的赔偿比例不同。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多个方面,具体计算标准根据当地相关法规确定。赔偿义务人应对这些项目进行赔偿。
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处理意见。法院面临直接驳回起诉、直接认定工伤和参照雇员人身损害赔偿处理三种方式。然而,每种方式都有其问题和弊端。直接驳回起诉可能导致工伤职工的权益受损,直接认定工伤缺乏法律依据,并可能导致法院与劳动行政部门的权力冲
煤矿工伤轻微骨折的赔偿标准与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赔偿标准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工伤认定需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的定义及范围,包括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伤残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规定。强调工伤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伤残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是评估劳动能力的关键。劳动功能障碍等级分为十个等级,生活自理障碍等级分为三个等级。相关标准由国务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