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 > 工伤确定办法

工伤确定办法

时间:2024-06-1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3349
你是否也对工伤确定办法有一些疑问呢?很多人都在网上寻找答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工伤确定办法这个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赶紧来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工伤认定办法的修订和实施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56次部务会议的通过,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已经正式公布,并将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办法的颁布废止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工伤认定办法》。

第一条 规范工伤认定程序

为了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新的工伤认定办法。

第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职责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按照新办法执行工伤认定工作。

第三条 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并且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四条 工伤认定申请的提出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根据属地原则,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第五条 逾期申请的特殊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六条 工伤认定申请的材料

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以及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第七条 申请材料的受理

如果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八条 申请材料的审核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材料完整,可以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材料不完整,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第九条 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条 调查核实的工作方式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进行调查核实时,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他们可以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

第十一条 协助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核实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提供真实情况和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认可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如果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格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出具证据部门重新提供。

第十三条 委托他地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四条 保密义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核实时,应当保守有关单位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并为提供情况的有关人员保密。

第十五条 利益关系回避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 举证责任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十七条 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第十八条 工伤认定决定的内容

《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全称、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受伤害部位、事故时间和诊断时间或职业病名称、受伤害经过和核实情况、医疗救治的基本情况和诊断结论、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依据、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作出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决定的时间。《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全称、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不予认定工伤或者不视同工伤的依据、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作出不予认定工伤或者不视同工伤决定的时间。这两种决定书应当加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印章。

第十九条 工伤认定决定的送达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这两种决定书的送达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司法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结论的依据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如果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而这些结论尚未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将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一条 简化工伤认定程序

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二十二条 工伤认定决定的送达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这两种决定书的送达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工伤认定资料的保存

工伤认定结束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将工伤认定的有关资料保存50年。

第二十五条 拒不协助调查核实的处罚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表格样式的统一制定

《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认定工伤决定书》、《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样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的施行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工伤认定办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内享受工伤待遇的法律依据

    试用期内劳动者在工伤情况下的待遇法律依据。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与公司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医疗期间和伤残等级鉴定后,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全额报销、按月发放工伤津贴或伤残抚恤金等。不同伤残等级也有不同的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

  •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详细阐述了工伤事故责任的认定要件,包括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人身损害事实以及排除职工故意引起的事故等。同时,介绍了工伤赔偿的程序,包括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和确定赔偿标准等步骤。

  • 一、工伤鉴定达不到十级的处理方式

    工伤鉴定未达到十级时的处理方式,包括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费用,以及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应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医疗待遇支付标准和范围、工伤期间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等。

  • 临时工工伤期间不上班是否有工资待遇?

    临时工工伤期间是否有工资待遇问题,指出临时工只要符合工伤条件就应享有工伤待遇和工资。同时,文章介绍了工伤保险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等帮助。还提到了工伤后的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规定。

  • 企业破产时工伤待遇的解决办法
  • 工伤期间的停工留薪规定
  •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