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然而,在确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时,是否应包括病假期间的劳动报酬成为一个争议的问题。
根据正常生产情况下,企业支付给职工的病假劳动报酬应被视为工资的组成部分。因此,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应包括病假期间的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时,有四种标准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和合同约定,克扣或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或支付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应加发工资报酬和低于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
对于因劳动者患病、非工负伤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且还应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重病和绝症者,用人单位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对于患绝症者不低于100%)。
对于双方协商一致或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换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然而,如果劳动者的工资高于社平三倍,最多只能支付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或者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支付限制。
中国关于退休离职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详细描述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多种情形和标准计算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职工在遭遇工伤时的相关待遇和费用支付方式。涉及的内容包括工伤治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旨在为公众普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企业离职补偿金延发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在用人单位延迟支付经济补偿金超过一个月时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经济性裁员的定义、条件和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劳动者可以依法获得应得的经济补偿金。
某汽车品牌大裁员的情况及裁员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法律条文。依据《劳动合同法》,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针对能力不足的员工,无需支付补偿金。支付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具体标准包括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