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原因离职有赔偿金吗
时间:2025-01-04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要全面履行合同,而劳动者是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但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那么个人原因离职有没有赔偿金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个人原因离职是否有赔偿金?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离职时,通常没有权利获得经济赔偿金。然而,如果雇主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则有权主张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以下情况下,雇主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雇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 雇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雇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拒绝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除非雇主能够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哪些情况下可以获得双倍经济补偿金?
以下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获得双倍经济补偿金:
- 雇主在劳动合同期限未满时解除劳动合同,即所谓的被解雇。例如,如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五年,在第三年时,雇主解雇员工,就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 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如果劳动者被诊断为职业病,雇主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旦解除,就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劳动者患职业病的特殊情况。对于普通疾病,一旦医疗期满,雇主仍可正常解除劳动合同。
-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这是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措施,无论劳动合同期限是否届满,在这期间解除劳动合同,雇主都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只要劳动者在医疗期内,不论劳动合同期限是否届满,雇主都不能单方解除合同,否则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等。同时,劳动者违约离职需承担的责任和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经济补偿也
-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违法原因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少发或不发加班工资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导致离职的补偿金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标准也有所涉及。另外,离职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也
-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薪资证明包括个人信息、职位、薪资收入等详细信息,并作为信用调查、贷款和信用卡额度审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虚开收入证明会带来风险,如银行起诉企业和产生劳动纠纷等。因此,在提供薪资证明时应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
-
员工离职类型及法律规定
员工离职的不同类型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自请辞职、解雇离职、符合劳动合同终止情形离职等类型的离职,以及离职交接手续和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对于各种离职类型,都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员工在离职时需遵守的程序和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
因公司合并重组离职有补偿吗
-
试用期满后的沉默视为承诺购买吗
-
经济补偿金计算是否应包括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