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仲裁委员会名称、裁决书类别和案号。
(2) 当事人基本情况。包括申诉人、被诉人、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职业和住址。对于企业、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当事人,应注明单位全称、地址以及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如果有代理人,应在委托人后面注明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和家庭住址。如果代理人是律师,只需注明其姓名、职务和所属律师事务所。
(3) 案由。指该案的性质,如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争议,履行劳动合同争议等。
正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被诉人的申辩情况。申诉请求是当事人提起申诉,要求仲裁委员会解决的事项。事实和理由是当事人提出的申诉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同时还应注明被诉人的答辩情况。
(2) 仲裁委员会查明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裁决所认定的事实是仲裁庭通过调查,并运用证据查证属实的事实。裁决理由是仲裁庭运用查证的事实和证据,说明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哪些主张是正确的应予以保护,哪些主张是不正确的不应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既包括实体法,也包括程序法。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从而正确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之争。
(3) 裁决结果和仲裁费用的负担。这是仲裁庭根据认定的案件事实和理由,正确适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案件作出的处理决定。这一部分是裁决书的核心内容。另外,还要注明仲裁费用由谁负担以及负担的具体数额。
尾部应注明劳动争议当事人如果不服裁决,有权提起诉讼,并注明起诉期限。最后写明仲裁委员会制作裁决的年、月、日,以及承办案件的仲裁员的姓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印章。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证据的证据效力规定的不明确性,并分析了仲裁制度对证据的特殊性要求。仲裁程序试图摆脱证据规则的束缚,但又受到自然公正原则的影响。自然公正原则要求仲裁员独立行使权力,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成为仲裁程序中的公认基本原则,证据规则也因此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申诉书的撰写内容、申诉期限、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以及履行调解书或裁决书确定的义务。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类型,包括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各类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争议等。
当事人申请仲裁时的费用缴纳问题。当事人需缴纳仲裁案件受理费和仲裁案件处理费,可选择现金、银行卡或银行划账方式付费。费用标准依据争议金额而定,具体收费标准按照上海仲裁委员会的规定执行,当事人需妥善保管缴费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