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如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怎样申请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有哪些?根据仲裁法,对已生效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当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如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一、申请执行的法院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已生效的仲裁裁决。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因此,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时,应当遵循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出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被执行人住所地和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二是经我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后,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一般来说,申请执行的法院是被执行人住所地和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二、申请的形式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仲裁裁决时,应当提交申请执行书。如果书写确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执行人员记入笔录。提出书面申请执行或口头申请执行时,应当说明申请执行的事实和理由,并附上作为执行根据的仲裁裁决书。
三、申请执行的期限
申请执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内提出。如果没有正当理由逾期提出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可以驳回申请,不予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根据申请执行的主体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双方或一方当事人为公民,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一年。如果双方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执行的期限是六个月。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如何申请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
一、申请的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仲裁裁决。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根据这个规定,在仲裁庭作出的裁决生效并在履行期满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在国外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直接向被执行人所在国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裁决的承认和执行。被执行人在中国境内的情况下,国内仲裁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法院执行。由于我国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的执行案件实行级别管辖,因此,被执行人在中国境内的情况下,执行的级别管辖参照人民法院受理诉讼案件的级别管辖的规定执行。
二、申请的材料
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交仲裁裁决强制执行的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包括仲裁裁决书(正本)、仲裁裁决书送达证明、仲裁协议书或带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书以及人民法院要求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和材料。如果被执行人在国外,应按照所在国法院的规定提交材料。
三、申请的期限
申请仲裁裁决强制执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如果当事人双方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期限为六个月;如果当事人中有一方为公民,期限为一年。申请仲裁裁决强制执行的期限从仲裁裁决书规定的履行期或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仲裁裁决书规定分期履行,应按照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向外国法院申请仲裁裁决强制执行的期限按照该国的法律规定处理。
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申请执行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可以裁定不予执行。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仲裁以合同当事人的协议为前提。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书面的仲裁协议,仲裁就没有依据,即使仲裁机构作出裁决,人民法院也不予执行。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仲裁机构无权仲裁。仲裁机构必须依照仲裁法规和当事人仲裁协议的约定进行仲裁,才能有效。如果仲裁机构的裁决事项超出了当事人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仲裁机构受案范围,属于超越职权的行为,即使仲裁机构作出裁决,法院也不能执行。3、仲裁组织和仲裁程序必须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如果仲裁员与本案有关联,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未回避,或者对当事人未经合法通知而缺席仲裁等行为,其裁决无效,人民法院不予执行。4、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5、适用法律有错误。仲裁裁决必须依法进行,必须正确适用法律。6、仲裁员在仲裁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仲裁员必须廉洁奉公,依法裁决。如果在仲裁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所作裁决必然是错误的,人民法院理所当然不予执行。7、在涉外仲裁中,被申请执行人没有得到指定的仲裁员或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如果被申请执行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遭到不可抗拒的事由未能到庭陈述,该仲裁裁决不能执行。8、涉外仲裁中,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除了以上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还有权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如果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这是从实体方面考虑的问题,只要受理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执行。在执行仲裁机构裁决的过程中,只要被申请人证明仲裁裁决存在上述情形之一,或者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经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该仲裁裁决即无效。当事人既可以根据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机构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