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Arbitration Clause);另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即将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Submission)。这两种形式的仲裁协议在法律效力上是相同的。
仲裁协议具有以下作用:
上述三项作用中,排除法院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是核心。因此,双方当事人如果不希望将争议提交法院审理,应在争议发生前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仲裁条款,以避免将来由于无法达成仲裁协议而不得不诉诸法院。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否则,根据中国法律规定,该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
原告马某和张某与被告中国某银行汝南县支行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被告终止了二原告的合同工作,二原告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裁定后,面临无法执行的问题。法院认定原、被告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被告擅自终止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因仲裁裁决书中的被诉人中心分理处不具备
甲乙双方就某一事由达成的仲裁协议。在履行合同时,若双方发生纠纷,应自愿将此纠纷提交至仲裁委员会仲裁,该仲裁具有法律约束力。本协议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仲裁裁决存在无仲裁条款或协议、裁决事项超范围、违反法定程序、缺乏主要证据支持、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员行为违法等情形时,人民法院有权裁定不予执行。裁定结果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当事人可重新申请仲裁或
国内法院的执行程序,包括国内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涉外仲裁裁决在境外的执行以及内地仲裁裁决在香港的执行问题。对于国内仲裁裁决,胜诉方需向国内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对于涉外仲裁裁决,胜诉方需根据规定在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内地仲裁裁决在香港的执行则需向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