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程序如下:申请人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裁决将会被执行。
根据该规定,当事人对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或仲裁调解书提出申请执行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被执行人或案外人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提出不予执行申请,负责执行的中级人民法院应另行立案审查处理。如果执行案件已经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应在收到不予执行申请后三日内将案件移送原执行法院另行立案审查处理。
如果仲裁裁决或仲裁调解书的执行内容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执行申请:
如果仲裁裁决或仲裁调解书仅确定继续履行合同,但对继续履行的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等具体内容不明确,导致无法执行的情况,将按照前款规定处理。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同时,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超过一年未主张双倍工资请求的,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在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和仲裁时效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部分劳动争议裁决被视为终局裁决,包括金额低于地方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案件和在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家劳动标准有关的争议。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劳动争议发生后,职工在未能达成协议时应遵守上班要求,除非存在正当理由。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进行公正裁决。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报酬争议有例外。仲裁时效可因特定情况中断或暂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多种情况中断或中止,包括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后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可以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不受仲裁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