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抵销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因此一般不会产生争议。法院在核实该行为是否侵害国家利益、第三方合法利益以及是否违反社会公德时,关键在于法定抵销的要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且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时,应当通知双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不附条件或附期限。
在执行程序中行使抵销权时,除应具备合同法关于抵销的全部要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主动债权必须经过生效法律文书的确认,或者双方对主动债权的存在及数额无争议。执行程序中对实体问题的裁决仅限于与执行密不可分的主体追加、变更、案外人异议的范围。如果主动债权有争议,则抵销权无法进行,因为这将涉及另外一项法律关系,必须通过诉讼的过程加以解决。执行程序中不作实质审查,以免剥夺当事人的诉权。
抵销行为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第三方合法权益及违背社会公德。尽管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此类情形,但以下几种情况属于不得抵销范围:(1)不作为债务;(2)因侵权行为所负的债务;(3)法律禁止扣押的债权以及应向第三人为给付的债务;(4)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例如,如果申请人无独立生活能力且无其他收入来源,即使其对被执行人负有债务,被执行人也不得行使抵销权,以免造成申请人无法生存;(5)如果申请人因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而进入分配程序(不指破产程序),被执行人在此后获得对申请人债权,被执行人不得行使抵销权,以免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判决罚金未缴纳的处理方法。罚金是经济制裁刑罚手段,缴纳是保证法律尊严和刑罚执行的重要环节。强制缴纳针对有缴纳能力但拒不缴纳者,可查封财产、冻结存款等。在特定情况下,如遭遇自然灾害或重病等,法院可减少或免除罚金。没收财产限于罪犯个人财产,债权人可请求在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诉讼的相关要点。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所产生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在代位权纠纷诉讼中,涉及三个主要当事人: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代位权纠纷诉讼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双重抗辩,诉讼程序相对复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授予决定权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的提议,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也可提出相关议案。关于革命烈士的认定和批准程序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因战牺牲和其他特殊情况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