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常常忽略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纳税事项。增值税的纳税范围包括货物转让。因此,在债务人以实物资产如存货、机器设备等抵偿债权人的债务时,除了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外,还需要进行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并按规定期限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需要注意的是,纳税额的计算是根据法院裁定或规定程序确定的公允价值乘以相应的增值税税率。
类似地,营业税的纳税事项发生在以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等抵偿债务的情况下。当债务人不能按原合同以货币资产抵偿债权人的债务,而是以自身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无形资产抵偿债务时,也需要办理营业税的纳税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转让无形资产应缴纳5%的税率的营业税。因此,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抵偿债务时,除了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外,还需要进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并按规定期限向税务部门办理纳税事项。
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常常忽略契税的纳税事项。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债务人以自己的房屋、土地抵偿债务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细则》,以土地、房屋权属抵债视同土地使用权、房屋权属转让,其承受人为纳税义务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不仅需要进行相关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还需要进行契税的会计处理,并按规定期限向契税征收部门纳税。
债务人和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常常同时忽略印花税的纳税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立合同人和立书据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人。因此,除了经过法院裁定的债务重组外,无论是哪种债务重组方式,都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按照一定程序签订债务重组的书面协议后,才能实施债务重组。这种债务重组协议根据不同的方式和性质,可能属于购销合同范围,也可能属于财产权属转移的书据范围,或者是兼有两种方式的混合方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和债务人除了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外,还需要进行应缴印花税的会计处理,并按期向税务部门办理纳税事项。
债务人将其资产转让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通常用于偿还债务的资产包括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现金清偿债务通常指以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如果以等量的现金偿还债务,则不属于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但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的情况,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债务资本,不能作为债务重组处理。
包括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除应付未付的利息等。
以上三种方式可以组合使用来共同清偿债务:
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未申报债权的破产企业债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对外担保,债权人可以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将担保债务补计入账。对于未申报债权,虽然债权人需在规定时间内申报,但存在特殊情况可申报债权。未申报债权的负债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不
破产程序终结债权的法律意义及相关流程。破产程序终结是在多种情况下法院作出裁定结束破产程序的行为,其中包括企业通过和解和整顿恢复盈利等。破产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受理等多个具体步骤,以及破产清算的程序流程。此外,本文还解释了清算组的成立及作用,包括接管企
债权诉讼时效的定义及其在破产程序中的影响。讨论了《破产法司法解释(二)》对债务人诉讼时效的规定,强调了对债务人财产和破产债权人的保护,并指出存在的争议和问题,如未行使债权的正当理由的界定模糊。为确保正确实施,需明确界定债务人未行使权利的正当理由和非正
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或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按有关非货币性交易或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规定确定入账价值,列“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核算。由于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不可移动性等特性和国家实行的管理制度决定,土地使用权的减值可能性较小;产生减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