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谁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谁

时间:2024-12-07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77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破坏环境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我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部分肩负的职责是非常巨大的,那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1.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 监督和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情况;- 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评估和污染防治工作;- 处理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损害赔偿事宜;- 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环境保护问题。

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 组织开展本地区的环境监测、评估和污染防治工作;- 监督和管理企业和个人的环境保护行为;- 处理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损害赔偿事宜;- 协调解决本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3. 其他相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其他相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法律规定,负责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企业偷排污水的法律责任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偷排污水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 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企业偷排污水导致第三方受损,企业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例如,如果企业的非法排污导致下游养殖业的鱼类死亡,养殖户可以要求企业赔偿损失。如果多个企业违法排污导致损害,相关企业可以被要求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协商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受害人可以收集证据并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2. 行政责任

对于企业偷排污水的行为,环保部门等有权采取责令停业整顿、限制生产、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并对企业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行政拘留。一般情况下,居民发现企业偷排污水的行为,可以向当地环保局举报投诉,及时制止企业的违法行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当地环境的完整。这也是受害人要求企业赔偿的重要谈判筹码,善用这一筹码往往有利于索取赔偿。

3. 刑事责任

对于严重偷排污水行为涉嫌犯罪的情况,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构成环境污染罪的企业将受到刑事处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有放射性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企业违法偷排污水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为构成环境污染罪,需要受到刑事处罚。如果您发现有企业偷排污水且严重污染环境,可以向当地环保局举报投诉,以确保企业及企业负责人受到相应的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处置建筑垃圾单位遗撒建筑垃圾如何处罚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法律处罚规定。单位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受到罚款等处罚。同时,文章介绍了生活垃圾的四大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加强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城镇化水平的增快,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那么环境污染中水污染是相对来说最为严重的。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及其相关法规。标准包括三类区域的不同噪声限值,并强调定期评估与适时修订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噪声工作岗位的判定,依据GBZ 2.1相关法规,对噪声职业暴露实行严格的限值制度,并指出噪声含量未超标准不代表无污染。目前国

  • 居民噪声扰民标准

    居民噪声扰民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噪声扰民标准规定了一级生活区夜晚噪声不得超过50分贝,二级生活区则需控制在65分贝以下,并明确了装修时间和夜间施工的限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则根据不同区域和白天夜晚的不同时段制定了相应的噪声排放标准。违反

  • 在自然保护区砍树向哪个部门投诉
  •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谁
  • 关于环境污染致害的民事责任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