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 > 如何理解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如何理解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时间:2020-07-2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9530
对于如何理解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相信有很多人都还不够了解,你知道在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吗?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赶紧一起来看看吧!希望以下的内容能够为你提供帮助。

如何理解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对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作了规定。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消费者在哪个商家购物,要求哪个经营者向其提供服务,应当由其决定,任何人不得强迫。一些法律明令禁止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经营者的权利,如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

二、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消费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该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消费者对于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能否进行选择。实践中,一些餐饮企业“谢绝自带酒水”。虽然有人认为这种作法并未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如明确告知之下,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换个地方消费,但如果将这些作法上升为行业规范,整个行业的所有经营者都照此办理,消费者实际上丧失了选择的自由,也就丧失了选择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的规定。行业规范不能违背法律,行业规范作为行业内部的单方声明,也不应用以约束消费者。

三、自主选择是否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实践中有的经营者在消费者看过、摸过某商品后,强制消费者购买,不购买就恶语相加;有的旅行社工作人员强制消费者在指定商店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并以暴力相威胁,严重侵犯了消费者购买决定权。一些法律明令禁止强买强卖的行为,如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组织者、接待旅游者,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四、对商品和服务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一个发达的商品社会,商品琳琅满目,服务千差万别,哪种商品和服务在性价比方面最能令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只有在对商品和服务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后才能知道。不让消费者挑选,既损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也不是好的商业策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饭店、茶楼或咖啡厅设定最低消费额是否违法

    饭店、茶楼或咖啡厅设定最低消费额是否违法的问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规则,经营者以最低消费方式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利,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拒绝支付超出实际消费金额的部分。因此,设定最低消费是违法的。

  • 买100送50是否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在交易中的自主选择权以及“买100送50”等捆绑销售行为对其的影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其基本权利之一,而捆绑销售行为可能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如了解商品和服务、选择良好信誉的商家、拒绝强制销售等。保护自主

  •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不同法律条款,商家进行强迫交易可能会承担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强迫交易行为包括滥用独占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利用特殊交易方式进行强迫交易等。情节较轻可能会被处以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处以有期徒刑

  •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财产安全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利,公平交易权利,赔偿权利,维权团体权利,知识获取权利,尊重权利以及监督权利等九项权利。文章详细阐述了每一项权利的内涵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要求。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维权资格
  • 一、通过恐吓业主承揽工程
  • 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