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自首构成前提有哪些

自首构成前提有哪些

时间:2020-07-21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147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对于自首构成前提有哪些,你有疑惑吗?想知道法律对于自首构成前提有哪些如何规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自首构成前提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之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一般自首具有如下构成条件:

1、自动投案所谓自动投案,一般是指犯罪未被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尚未被司法机关查获或被群众扭送,犯罪人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与裁判的行为。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首先,投案人供述的必须是犯罪事实。在司法实践中,鉴于犯罪人因作案时间、地点、环境的特殊或因生理、心理上的原因,往往难以当即做出全面供述或准确供述,故只要求其能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即可。如果犯罪人只供述自己的次要的犯罪事实而回避主要犯罪事实,则不能视为自首。

其次,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犯罪事实,即由自己实施,并由自己承担刑事责任的罪行。当然,这里既可以是投案人个人单独实施,也可以是与他人共同实施,既可以是一罪,也可以是数罪。再次,投案人所供述的犯罪必须如实。所谓如实,是指犯罪嫌疑人所述事实与所为事实相一致。

最后,投案人供述犯罪事实必须主动。所谓主动,是指犯罪人出于自愿,积极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其主动性体现其主观恶性的减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首认定的要素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 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前进行,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

  •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犯罪分子需在犯罪事实未被发觉或已发觉但身份未确定等情况下主动投案,并彻底交代所犯的全部罪行。若犯罪分子能如实供述罪行并接受审查和裁判,包括匿名报案和交出赃物等情形,应认定为自首。此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

  • 党员行贿5万元的刑事处罚

    党员行贿5万元的刑事处罚问题。行贿数额和情节是刑事处罚的重要因素,行贿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分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等档次。自首和如实供述的行贿人可减轻处罚,但具有某些特定情形的不适

  • 逃犯张某刚投案是否能减轻刑罚
  • 交通肇事后的自动投案认定条件
  • 自首坦白初犯怎么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