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罪犯既有漏罪又犯新罪的情况,存在两种主要意见。
首先,一种意见认为应先对漏罪作出判决,将所判的刑罚与前罪判决的刑罚进行并罚,并决定执行的刑罚。随后,对于新罪再作出判决,将新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述决定执行的刑罚重新进行并罚,最终确定应执行的刑罚。
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对漏罪和新罪分别判刑并实行并罚,随后将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与前罪判决中未执行的刑罚重新进行并罚,最终确定应执行的刑罚。
尽管对于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既有漏罪又犯新罪的并罚处理方式没有明确规定,但以上两种意见提供了不同的处理思路。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以及法律的适用,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作出合理决策,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法执行。
关于法律条文中关于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冒充警察或军人进行诈骗等行为的处理规定。文章详细解析了不同情况下罪数的判断,以及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处理方式。文章指出,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从重处罚,对于冒充警察或军人进行诈
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形。首先,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规定,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依据最高刑期总和决定执行刑期。其次,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采用“先并后减”的计算方式。最后,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采用“先减后并”的方式。
数罪并罚的情形及方法。其中包括《刑法》第69条规定的适用方法,主要针对判决宣告前犯数罪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犯新罪的情形;第70条规定的“先并后减”方法,适用于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犯罪分子还有其他未判决罪行的情况;以及第71条规定的
假释期间犯新罪的处理原则。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撤销假释并对其新罪行作出判决,数罪并罚。假释期间的刑期不算执行过的刑期,而是与犯新罪的刑期合并执行。数罪并罚旨在全面处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判决根据罪行性质和情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