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规 > 合同担保的方式及其特征

合同担保的方式及其特征

时间:2024-01-22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171
担保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是债务人在订立合同时为保证合同履行而向债权人作出的一种承诺。当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债权人可不必经过仲裁或诉讼程序而直接从债务人或第三人处获得某种补救,以弥补债权人遭受的损失。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就为您简单介绍这四种担保方式的含义、担保防卫、及其特点等内容,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合同担保方式

抵押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抵押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而不转移对该财产的占有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

抵押的内容

1、可抵押的财产- 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其他依法可以抵押的财产抵押人可以将上述财产一并抵押。2、一物可同时抵押多次吗?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财产抵押后,如果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

土地抵押和房屋抵押

- 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同时抵押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以出让方式(包括招标、投标和挂牌)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应同时抵押抵押时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 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时,应同时抵押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不得抵押的财产

- 土地所有权-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以下情况除外: 1. 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2. 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时,应同时抵押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 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法律不允许抵押的其他财产。

质押(动产质押)

质押是合同担保的一种方式,与抵押相比,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是质押与抵押有着不同的含义。

动产质押

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动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必须转移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的参与方包括出质人、质权人和质物。债务人或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

合同担保方式——留置

合同担保方式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留置,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债权人可以扣留债务人的财产作为担保。法律将这种行为称为"留置"。

留置的定义

留置是指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当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留置担保的范围

留置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保管费用和实现留置权的费用。

可行使留置权的合同类型

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留置权。适用前款规定的其他合同,应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

留置财产金额

如果留置的财产可以分割,留置物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

风险承担

留置权人有义务妥善保管留置物。如果因保管不善导致留置物灭失或毁损,留置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履行期限

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如果合同中未约定,债权人留置债务人财产后,应确定两个月以上的期限,并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

处置留置物

如果债务人逾期仍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留置物。留置物折价或拍卖、变卖后,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债务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留置权消灭

留置权消灭的情况包括债权消灭和债务人另行提供担保并被债权人接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借款金额、用途、期限、提款和还款的时间与方式、利率和计息方式、担保事项以及借款人的承诺等内容。双方需遵守合同规定,确保借款的合法合规使用,按时履行还款义务。

  • 合同法定定金比例具体是多少

    合同中的定金比例问题。定金作为担保方式,其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合同中如约定超过此比例,则超过部分不能起到担保作用。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如果一方不履约,可能需要双倍返还定金。同时,守约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但不能两者都

  • 抵押借款合同

    一份抵押借款合同的详细条款和约定,其中包括借款人和放款人的相关义务和责任。合同规定了借款金额、用途、期限、利率等内容,并强调了还款方式和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形。借款人需抵押房地产作为借款的担保,同时双方也约定了抵押期限及抵押权的效力范围。在合同执行过程中

  • 违约金的定义和作用

    违约金的定义、作用、设立目的以及在我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违约金既是一种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也是对违约行为的经济制裁。其标准可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形式包括惩罚性和补偿性两种。我国法律对违约金的规定既强调其补偿性质,也有限地承认其惩罚性质,支付数额应

  • 担保方式
  • 担保合同的性质
  • 保证人的定义和种类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