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规 > 担保债务履行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担保债务履行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时间:2024-07-19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35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举债是很普遍的现象,借贷的方式有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话,担保人是需要偿还责任的。那么担保债务履行的程序是怎么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小编为各位读者进行解答。

担保债务履行的程序

一、担保债务的履行方式

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担保债务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履行:

1、保证人履行债务

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未能履行债务,保证人有义务按照约定承担连带责任或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2、抵押物折价或变卖

债务人或第三方可以提供财产作为抵押物。如果债务人未能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

3、定金的给付

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可抵作价款或退还。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未履行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4、留置财产

根据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财产,对方未按照约定支付应付款项超过一定期限,占有人有权留置该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占有人可以以该留置财产折价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担任担保人的资格

担保人的资格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备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可以担任保证人。但是,如果不具备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在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要求免除保证责任,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

2、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公民的特殊形态,也可以作为保证人。

3、可以担任保证人的包括: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联营企业;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4、未经企业法人书面授权的分支机构提供的保证合同无效。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提供的保证合同也无效。

5、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担任保证人。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担任保证人的,除非存在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其他情况,其所签定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6、国家机关在接受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提供贷款,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担任保证人。其他情况下不允许担任保证人。

三、担保人的责任

1、一般保证责任

担保人的一般保证责任是在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担保人必须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

2、连带保证责任

担保人的连带保证责任是在债务到期时,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偿还债务。当担保为一般保证时,担保人有先诉抗辩权,即在债权人未对债务人的财产申请强制执行或执行担保物权未成功前,拒绝债权人的偿还请求的权利。连带保证人没有这种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企业动产抵押物的登记机关、登记条件、登记申请材料、登记申请内容等详细内容,并对审查登记申请和登记申请的受理日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办法旨在加强对企业动产抵押物的登记管理,防止重复抵押,保障抵

  • 定金与其他担保的区别

    定金与其他担保方式的区别,包括担保性质、实现方式和目的的不同。定金担保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而其他担保方式主要是债务清偿的担保。此外,还介绍了定金的适用条件,包括实际交付、主合同的有效性和当事人履行情况。定金合同是实践合同,必须实际交付才能生效,且主合

  • 定金支付的规定和计算方法

    关于定金支付的规定和计算方法。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的部分不属于定金,不适用法律关于定金罚则的规定。文章还阐述了定金罚则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债务履行、违约情况下的定金处理以及购房定金支付比例的确定。对于购房

  • 解约定金的提出

    根据我国担保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中的解约定金及解除主合同的相关内容。当事人可提出解约定金要求并在合同中约定相关条款。定金交付后,交付方可以选择丧失定金以解除合同,而收受方则可选择双倍返还定金。解除主合同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拒绝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

  • 债的担保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 收了定金拒绝签合同违法吗
  • 押金担保的范围有哪些,押金和定金有什么区别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