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拾得他人遗失物要怎么处理

拾得他人遗失物要怎么处理

时间:2024-04-0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05

捡到他人遗失物应该如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和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如果我们捡到他人遗失的物品,应该及时归还给所有人。如果我们不知道所有人是谁,应该将物品送交给公安等相关部门。公安等相关部门会通知所有人来领取遗失物品。如果所有人仍然无法找到,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在物品归还期间,拾得人和相关部门都有义务妥善保管遗失物品。如果因为拾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品损坏或者丢失,拾得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遗失物的条件

要被视为遗失物,物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必须是动产。不动产,例如土地,即使边界不清晰也不算作遗失物。除了一般的动产,有价证券、银行存折和各种证书等也属于动产的范畴。
  2. 必须没有人占有。在拾得之前,遗失物品必须没有任何人占有。判断占有是否丧失,应该根据社会一般观念和具体情况来确定,看原来的占有人是否有实际控制该物品的可能性。只是暂时丧失对物品的占有,并不能构成遗失。因此,物品只是偶然进入他人地盘或者建筑物内,并不能算作遗失物。在自己的房屋中丢失的物品,也不能视为遗失物。此外,占有的丧失必须是确定的。没有人占有是一种客观状态,与失主的主观认识无关。因此,即使失主知道遗失物品的下落,也不影响遗失物品的成立。
  3. 必须不是无主物。遗失物品的占有丧失并不基于所有人的意愿。法学上广义上的遗失物包括同类型、同特征的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

相关法律规定

在中国民事立法中,关于遗失物品的拾得问题,《民法通则》第79条对此进行了规定。该条第2款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给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应由失主偿还。”与此相关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94条,该条规定:“拾得物品丢失或者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不承担民事责任。”“拾得人将拾得物品据为己有,拒不归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抵押权的善意取得问题

    抵押权的善意取得问题。案件中,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在登记名义人李某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基于善意取得了房屋抵押权。文章解读了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抵押权方面的应用,包括其理论基础和构成要件,并认为银行以善意取得的方式取得了抵押权。房屋的真正所有权人胡某应向李

  • 法律对刑法的时间效力的规定方式

    刑法的时间效力的规定方式,包括生效时间、失效时间和溯及力。刑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有两种规定方式:从公布之日起生效和公布后过一段时间再施行。失效时间也有两种方式: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失效和自然失效。关于溯及力,我国刑法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 拾到遗失物毁损灭失怎么办

    《物权法》除第109条拾得遗失物应返还权利人等规定外,第111条还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承担民事责任。若拒不返还,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则可能构成刑法上规定的

  • 拾得他人遗失物要怎么处理

    捡到他人的遗失物应该及时返还所有人,不知道所有人的,应该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在这期间拾得人和有关部门都有妥善保管遗失物的义务,如果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

  • 捡到遗失物品不归还会承担什么责任
  • 根据法律规定无主物品如何处理
  • 拾得遗失物可以留置吗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