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在我国先占无主物原则是否成立

在我国先占无主物原则是否成立

时间:2024-08-25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53

我国先占无主物原则的适用

一、在我国先占无主物原则是否成立

在我国,对于无主物,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按照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然而,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应从这些规定出发。例如,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根据民法的原意,先占者可以取得对无主物的所有权。虽然我国目前不承认先占制度,无主物、遗失物、遗忘物不能属于拾得人。然而,我国并未一概排斥先占原则。

1、我国法律并无一般性规定无主财产归国家所有

尽管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先占制度,但也没有一般性地规定无主财产归国家所有。因此,认为无主财产一概属于国家并无法律依据。

2、国家不需要独占性地支配所有的无主财产

从客观上来说,国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独占性地支配所有的无主财产。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埋藏的文物、受国家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渔业资源等重要财产依法都属国家财产,而埋藏物、遗失物、无人继承的遗产有特殊的法律规定。因此,在特定法律制度调整之外的无主财产范围很少,其价值也是有限的,主要是一些废弃物。对于这些无主财产,主要是一个废物利用的问题,国家不必去强调自己的所有权。

3、实际上存在着先占原则

从我国现实生活来看,实际上存在着先占原则。对于抛弃的废旧物,先占者可以取得所有权,物资回收企业也承认先占者的这种权利。我国法律应当从现实生活出发,确认先占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还有利于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关于先占无主物的法律说法有哪些

1、法律行为说:强调先占的成立,须先占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标的物,从而取得所有权。然而,该说法将“所有的意思”混同于“效果意思”,存在不足。

2、准法律行为说:认为先占属于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基于法律的规定而发生的取得所有权效果的制度,属于准法律行为中的表现行为。然而,该说法无法解释在没有意思表示的事实行为中存在大量的先占问题。

3、事实行为说:认为先占中的“以所有的意思”同取得时效中的“以所有意思”一样,非指效果意思,而是指事实上对物有完全支配管领的意思。基于先占无主动产的事实,法律赋予占有人取得所有权的效果。

三、无主物处理公告范本

无主物品处置公告

2016年2月4日,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乐广高速交警等部门相关执法人员在乐广高速南行方向一六服务区一辆车牌号码为皖c3xxxx的挂车上,查获一批标示“精选牛肉”的冻肉,该批冻肉无任何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及批号等信息的产品,随车人员未能提供该批冻肉的检验检疫合格以及海关通关手续,怀疑为未经检验检疫冻肉,执法人员对上述产品采取扣押措施。

因上述案件的当事人无法联系,现上述物品须及时处理。请上述物品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在本公告发出之日起两个月内主动与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执法人员取得联系,接受调查。逾期未取得联系,也未接受调查的,上述物品将按无主财物处理。

特此公告

联系人:吴先生

联系电话:0751-8xxxxxx

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6年6月6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的法律后果,包括可能面临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责任。拾得遗失物后,拾得人有报告、保管和归还的义务。不当得利和侵占他人财物将构成犯罪,并受到处罚。拾得人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并及时归还给权利人,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拾得人的义务,包

  • 封闭空间的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

    中国关于封闭空间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依据中国《民法通则》,遗失物采取不取得所有权主义,失主可通过程序追回。法律明确规定了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归还遗失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历史立法采取奖惩并重的方式处理遗失物问题。现行民事立法尚未明确规定支付报酬问

  •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包括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和注销登记等。各类登记均有其特定的申请人和申请时限,并需要提交不同的证明文件和合同资料。这些规定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权益保障。

  • 无主物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无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无法明确所有人,而不是指讼争之物。对无主物,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按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从其规定,如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因此无主物的范围仍按有无归属的标准来确定,

  • 适用特别程序的情形
  • 在我国先占无主物原则是否成立
  • 无主物归国家所有例子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