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学生伤害教师致死怎么承担责任

学生伤害教师致死怎么承担责任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90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会出现教师打学生或者学生打教师的情况,这种情况在高中比较常见,如果发生学生对教师进行伤害,造成教师死亡的时候,那么学生伤害教师致死怎么承担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学生伤害教师致死怎么承担责任

一、学生伤害教师致死如何承担责任

学生伤害教师致教师死亡的,学生怎样承担责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而定,如果年龄年满十四周岁的,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

案例:

12日从湖南沅江市委宣传部获悉,12日下午4时许,沅江市某中学发生一起学生伤害教师致死事件,目前犯罪嫌疑人罗某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017年11月12日,星期天,在这样一个休息日,对于湖南沅江市某中学的老师鲍某而言,无疑是个悲剧的日子,在周日的下午,却被班上的学生用随身携带的弹簧跳刀刺死,悲剧性地离开了人世,相信这样的结果对于鲍老师的家人而言,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毁灭性的。学生恶性伤害教师致死,拷问的是社会良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二、校园暴力事件中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2、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3、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4、第4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伤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三、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类型

从有史以来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分析,从已发生的事故看,校内易发生危险的有这么几个重点部位,包括实验室(如水电气、强酸强碱、有毒物品等)、语音室、微机室、播音室的主控室、电化多功能室、图书馆的书库、财务室、食堂、宿舍、传达室等地。容易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

1.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性杀手”。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

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打斗伤害

4.食物中毒;中毒事故中毒原因多为扁豆(四季豆、无筋豆)未炒熟、空心菜等易发虫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外购食品变质、购买无证摊贩有毒米粉等,还有食堂条件差、不按有关要求操作等原因,也有个别投毒事件。

5.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比如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

6.社会干扰产生的事故等等。抢劫、绑架、杀人、毒品、勒索等社会性侵害或校园内暴力威胁着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7.地震、雷击、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台风、海啸、冰雹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

8.学生由于心理扭曲自杀、自残的

9.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

10.校园内交通事故:参加校外外出活动

11.校园性侵害。在进两年里“校园性侵害”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诬告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诬告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指出两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捏造事实让他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文章还介绍了诬告陷害罪的法律规定和认定条件,包括犯罪中止的条件和行为人的主观原因等。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用刀捅室友未遂是否会受到法律处罚?
  •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