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个人采取非法手段讨要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如果这种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个人还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
自2020年5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根据该条例,工会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并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工会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改正。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改正,工会可以请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单位或个人编造虚假事实或采取非法手段讨要农民工工资,或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理。
在追讨工资的起诉阶段,当事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法院对递交的诉状进行立案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通知当事人在7日内交纳诉讼费,并进行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当事人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会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15日内需要进行答辩,并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证据交换。在当事人的申请下,法院还可以根据情况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在排期开庭阶段,法院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会提前3日进行公告。
在开庭审理阶段,法院会宣布开庭,并核对当事人的身份。法院会宣布合议庭成员,并告知当事人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法院还会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在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可以陈述案件事实。在举证质证阶段,法院会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需要作证,并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在法庭辩论阶段,各方当事人可以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在法庭调解阶段,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调解书后,调解书生效。当事人需要履行调解书中的内容,或者可以申请执行。如果双方当事人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将作出裁决(宣判)。
在宣判阶段,法院会宣布判决。如果当事人同意判决,他们需要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如果当事人不同意判决,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区分处理。对于裁定,当事人需要在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对于判决,当事人需要在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1、老板不按时发工资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与公司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采取非法手段讨要农民工工资的,要依法进行处理,造成他人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二条 单位或者个人编造虚假事实或者采取非法手段讨要农民工工资,或者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的,依法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