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国办公布新规拟规范预防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国办公布新规拟规范预防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96
网络的发展,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许多未成年人的沉迷,不利于其健康发展,许多家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甚至采用暴力、胁迫等方式。为了规范该行为,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具体知识。

国办公布新规拟规范预防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今天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限制连续使用游戏时间

据国务院法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络防沉迷、与其他四个问题,即上网权利保障、网上内容管理、个人信息保护、防范网络欺凌,是此次立法所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送审稿规范了网络沉迷的预防和干预活动,明确了家庭、学校在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中的预防和干预作用,规定了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共管机制。

根据送审稿,家庭、学校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对于有沉迷网络倾向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指导其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配合家庭、社区及其他机构进行教育和引导。

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实施干预。

送审稿禁止通过非法手段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规定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进行身份注册、采取技术措施防范网络沉迷的责任。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游戏规则,对可能诱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游戏规则进行技术改造。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的时间和单日累计使用游戏的时间,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00至8:00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

不得通过网络侮辱攻击

送审稿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管理体制。送审稿规定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网信、教育、工信、公安、文化、卫生计生、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共青团、妇联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协助开展工作,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家庭、学校发挥各自作用。

送审稿建立了网上内容管理制度,鼓励制作或发布健康、正面的网上信息,禁止制作、发布、传播违法信息,规定了不宜信息提示义务,并规定了违法信息和不宜信息的判定标准由国家网信部门和国务院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指导相关行业组织制定。

送审稿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网上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了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须经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规定了搜索结果不得显示违反送审稿规定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规定了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有权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删除、屏蔽网络空间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送审稿还就网络欺凌问题作出了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威胁、侮辱、攻击、伤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学校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现网络欺凌的,负有救助义务。

对监护人监护不力、制作复制传播违法信息、未对不宜信息进行提示、未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且未为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提供便利、网络游戏未进行实名验证和防沉迷、违反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规定、通过非法手段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实施网络欺凌、违反举报管理规定等违反送审稿的行为,送审稿均设置了相应的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对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有哪些

    国家对于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得招录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招录必须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加以保护。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包括立法和监察、管理与宣传、安全技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 单位雇佣童工该怎么处罚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