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私营企业主,自已开办了一个纸箱厂,前段时间,我厂因生产需要招收了一批新工人,其中有一个姓李的小伙子,个子很高,看起来已经成年,我就录用了他,当时由于大意也没有看他的身份证明,就和他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经过一个月的上岗培训后,他负责管理一台轧纸机,他工作很认真,一直也没有出什么差错,不料前两天在切纸的过程中不慎将右手中指切断,在治疗期间,他的父母也来到医院,他们告诉我他儿子刚刚15周岁,由于学习不好,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并说我这是非法使用童工,要求我除了支付医疗费外,还要赔偿他们伍万元钱,如果不赔就要到法院告我,后来我看他了户口本他果然刚满15周岁。
案例评析: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任何用人单位都被禁止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应聘者的身份证,一律不得录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该私营企业主未核查应聘者的有关证件。导致录用童工,应当按照每名童工每月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童工的工伤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范围,因为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年龄、学历、是否纳入就业保障范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不满16周岁的童工并不具备这些“劳动者的条件”。“童工的工伤”应当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处理。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累犯制度适用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别于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不适用累犯制度中的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的原则。相反,应依法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