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没有规定购房者的年龄,所以无论孩子的年龄高低,都可以将房子登记在孩子的名下,但自然人被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行为一定情况下需要监护人、法定代理人的代理,孩子如果未成年,就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买房属于较大额的民事处分行为,需要父母进行代理。
《民法通则》第十二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1、父母不能随意处置房产
按照法律规定,房产证上如果有未成年子女名字,父母不能随意转让、抵押,父母只有在证明是为了子女的利益时,才能处置孩子名下的财产。
2、夫妻关系破裂,房产归属惹纠纷
如果夫妻关系破裂,而房产证上有子女的名字,房产归属往往容易引来纠纷,最后这套房要么就是归孩子所有,要么就是占有大半的房屋产权。
3、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房子也不能被收回
父母出资购房,把房产登记在子女名下,就意味着父母把这套房赠与了子女,只有子女才对这套房子拥有所有权,即使日后子女没有尽到赡养义务,父母也无权要回房产。
4、子女购买新房需遵守二套房政策
如果房产证上有子女名字,孩子成年后买婚房,孩子可能面对二套房政策,而如果按照二套房政策走的话,不但税费多了,贷款难度也增加了。
5、房子可能被孩子配偶继承
如果孩子婚后不幸去世,其配偶、孩子和父母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逝者的所有财产,包括婚前财产,这意味着孩子名下的房产可能被其配偶优先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离婚要孩子,与房子的归属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可能可以争取到房子,也有可能争取不到。一方全款买房,并且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为个人财产,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可以协商分割,协商不一致的,法院会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利益原则进
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如果是登记在其中一方名下,则属于父母对一方的赠予,属于个人财产;如果是登记了双方姓名,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超过一年的,不能再就财产分割协议进行反悔。离婚后对财产分割协议反悔,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双方在离婚时达成的夫妻共同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房产管理和土地管理工作的,可以制作、颁发统一的房地产权证书,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将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和变更,分别载入房地产权证书。如果办理房产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按照正常程序,孩子名下房子只有在孩子年满18周岁后,经其同意才能被出售。如果必须要出售,则首先取得所有监护人的签名文件,确认其监护人资格,然后签署保证书:出售孩子房产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孩子罹患重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