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购房指南 > 零首付有哪些猫腻,违约风险有什么

零首付有哪些猫腻,违约风险有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987
开发商打楼盘促销广告时,不少以“零首付”为噱头,类似“告别首付,无压力购房筑家计划”等这类有着深深诱惑的广告语。零首付是真的看起来很美吗?其实暗藏诸多风险,这里揭秘零首付背后的三宗罪。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零首付”

楼盘广告宣称零首付免利息,事实上广告所称的。零首付,是指由开发商免利息、免手续费,借钱给购房者交首付,借款周期在两到三年左右。当然这是有条件的,购房人要提供资信证明,并按比例交一定的保证金。这并不是真正的零首付,而是通过金融机构或者开发商对首付进行垫付或者缓交首付。

其实这暗藏风险,交保证金类似交部分首付,相对于全额首付来说,给购房者减轻了很多压力,可是一旦碰到房地产市场降价,开发商被迫采取促销办法,回收现金流,开发商先前为其垫付的首付款,有的是要偿还利息,有的则是通过暗地提高房价拿回收益,由此购房者还贷压力骤增。银行方面表示,购房者首付得是自己的钱,开发商帮助购房者垫付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放款的行为,属于违规套现,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陷阱一:分期付款

零首付对于购房者来说诱惑力十足,但却要谨慎考虑。多数楼盘事实上都是暂时用少量定金预定房子,然后再几个月内或一年内还清,购房者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只是得到了缓冲时间。此优惠政策对于资金雄厚但临时周转不开的购房者较为适合。

陷阱二:利息抬高成本

开发商为购房者垫首付,购房者在一段时间内还清垫付款,同时还需要支付利息。“零首付”、“低首付”、“优惠利率”,可以发现更多时候只是开发商的营销方式,跨进了购房门槛后,购房款依旧需要购房者来埋单且分文不差。因此,对于购房者而言,用自己多年积蓄置业,还需要冷静和理性眼光来看待,待到计算清楚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置业选择。

陷阱三:违约风险

对于没有足够资金的购房者来说,一旦违约,其后果很可能是连锁反应。房屋不但有可能被银行拍卖处理,而且还会影响到个人信用,更关键的是银行也会因此产生金融风险。零首付购房,只能在购房者和售房者之间产生;零首付让银行失去对风险客户的辨识能力,极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银行业不支持也不允许。

一方面,垫首付对开发商的资金提出很高要求,如果购房者不能按约定时间支付资金,一旦楼市出现持续降价,购房者或将违约,开发商的资金链或将面临断裂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在约定时间内,购房人补不齐首付款,办不了贷款,也可能会导致违约白白损失数万元的定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洗钱和非法集资的关联

    反洗钱和非法集资的关系。非法集资是未经法定程序向公众筹集资金的行为,而洗钱则是将非法资金合法化。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基础,包括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反洗钱激励机制则是为了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履行反洗钱职责和义务,防范洗钱风险。

  • 一次性付款与分期付款的金融比较

    从金融角度对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的比较。一次性付款的总金融金额通常少于分期付款,但分期付款者在资金运用上更灵活。此外,分期付款的风险较大,需要防范利率波动。因此,投资者应了解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于投资中。

  •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从犯的法律处罚

    银行员工参与非法集资的原因、非法集资的风险隐蔽性、银行内部管理漏洞以及跨行监测系统沟通受限等问题。银行员工受外部环境如高风险投资渠道和金融市场缺乏吸引力的理财产品的诱惑,以及内部环境如暴利驱使和道德风险的诱发而参与非法集资。由于非法集资操作形式越来越

  • 非法金融传销隐身微信朋友圈,我们如何躲避风险

    非法金融传销在微信朋友圈中的隐蔽风险。传销人员利用互联网和金融概念进行非法活动,通过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涉及人群广泛。金融传销模式违背价值规律,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持,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损失。银监会等部门已发布预警提示,提醒投资者警惕此类风险

  • 融资融券交易受外界的影响
  • 票据金融助力经济金融与互联网发展
  • 楼盘广告中的“零首付”存在的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