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国家机关怎样公开政务数据

国家机关怎样公开政务数据

时间:2022-01-01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2980
?进行政务活动时,国家行政机关会产生很多的政务数据,而政务数据是大数据的组成部门,对于政务数据,国家机关可以委托其他人进行处理,也可以依法公开,那么国家机关要如何公开政务数据?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国家机关怎样公开政务数据

1、国家机关在处理政务数据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数据。但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可以不公开。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国家机关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数据。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

二、什么是政务大数据

(一)、政务大数据,意即通过大数据技术将政务相关的数据整合起来应用在政府业务领域,赋能政府机构,提升政务实施效能。这些数据包含了政府开展工作产生、采集以及因管理服务需求而采集的外部大数据,为政府自有和面向政府的大数据。

(二)、从数据类型来看,政务数据分为五类:

1、政府才有权利采集的数据:如资源类、税收类、财政类等;

2、政府才有可能汇总或获取的数据:如生产建设、农业总、工业总等;

3、由政府发起产生的数据:如城市基建、交通基建、医院、教育师资等;

4、政府监管职责所拥有的数据:如人口普查、金融监管、食品药品管理等;

5、由政府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消费和档案数据:如社保、水电、公 安等。

(三)、从数据属性来看,政务数据又分为四类:

1、自然信息类:地理、资源、气象、环境、水利等;

2、城市建设类:交通设施、旅游景点、住宅建设等;

3、城市管理统计监察类:工 商、税收、人口、机构、企业、商品等;

4、服务与民生消费类:水、电、燃气、通信、医 疗、出行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视保障人权是宪法发展的共识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包括重视保障人权、专门宪法监督、与国际法结合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国务院的组成和职权、宪法的表现形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以及全国人大的职权等内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相关内容,如行政长官的任职条件、司法机关和法

  •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主体,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角色与职责。公安机关作为侦查机关,拥有立案权、侦查权和执行权等。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拥有侦查权、批捕权、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人民法院则是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通过二审程

  • 驱逐出境的执行主体

    我国驱逐出境的执行主体及相关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负责执行驱逐出境的处罚,执行程序包括收缴证件、核实身份、安排出境事宜等。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必须承担离境费用,如不承担,使领馆或政府将负责解决。执行人员必须监督其离境后方可离开。

  •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中国行政机关在处理涉及行政赔偿、补偿及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相关原则。在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特点也对于理解这一过程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决策权,旨在处理案件并尊

  • 原产地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 改变资金用途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 渎职罪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