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拒绝加班请求: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的加班请求,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劳动者加班。
2. 劳动仲裁申请:如果劳动者已经加班,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加班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请求并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加班费。
1. 劳动合同已规定存在加班的条款:如果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加班情况,例如每周工作6天,这可以作为加班费的证据。
2. 用人单位的认可:如果劳动者陈述加班事实,并且用人单位明确认可,这可以作为加班费的证据。规范管理的用人单位通常会认可加班情况,因为工资发放记录上会有加班工资。
3. 视听资料:劳动者提供的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显示用人单位的法人代表或管理人员明确承认存在加班事实的证据。
4. 电子证据:劳动者提供的微信、短信记录或电子邮件显示存在加班事实的证据。电子证据的取证复杂,建议由专业人员协助。
5. 考勤记录和工资单:与公司有关的考勤记录、工资单等能证明用人单位存在加班的事实。注意,这些证据必须与单位存在关联性方可作为有效证据。
6. 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例如,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领取记录明确记载有加班费的存在,可以作为加班费的证据。
7. 员工手册和考勤管理制度:劳动者可以提供用人单位员工手册、考勤管理制度等作为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的存在。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提供该考勤记录,应承担不利后果。
8. 加班审批表:许多用人单位有加班审批制度,加班审批表可以证明加班的事实。
除了上述八类证据,还有其他能证明加班事实的证据,只要能证明加班的事实,都可以作为有效的证据提供。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雇主不得克扣或拖欠员工的工资。如果雇主不支付加班费,违反了法律规定,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需要提供相应证据。根据《
劳动者要求加班费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加班的事实存在,这是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如果劳动者能够提供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了加班事实的存在,而用人单位没有提供相应证据,则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