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工资支付协议书。
(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督保障部门投诉,由劳动监督保障部门介入处理;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
(4)、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不支付劳动报酬构成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按规定,公司非法克扣员工工资构成犯罪的,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1、犯罪主体:一般主体
合法注册的公司,即属于一般主体。
2、犯罪意识:故意
具体而言,符合以下情况的即为故意:
(1)公司明确表示拒绝支付员工工资;
(2)公司虽未表示拒绝支付员工工资,但为不支付工资找借口,比如,非法克扣工资或罚款。
3、犯罪行为、犯罪结果以及因果关系: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员工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员工的劳动报酬;
(2)公司克扣员工工资数额较大,一般是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构成“数额较大”,应予追诉;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比如劳动监察大队向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向公司送达《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各级法院向公司送达《民事判决书》等,公司都未按规定时间履行义务的,那么即会被认定为该情形。
4、侵犯客体
具体地,既侵犯员工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中国劳动者离职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权离职并且可以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还列出了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况,包括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若用人单位使用暴力等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定义及区别。劳动关系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偿劳动,受国家强制法律规定,具有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而雇佣关系双方约定劳务和报酬,受意思自治原则支配,双方是平等关系。两者在用工主体、法律关系和责任承担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