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追讨工资:
(1)、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工资支付协议书;
(2)、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时提交申请书、相关证据等材料;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介入调查;
(4)、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2、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
1、在受工伤期间,公司发给职工的工资有明确的规定。职工接受工伤医疗而暂停工作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单位要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能超过12个月。
2、工伤康复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能只发底薪,单位要按月支付,按月支付的工资应该是职工在工伤前12月的平均工资。
3、如果用人单位只发底薪且拒不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的,可通过到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处理解决。
4、因此,在主要靠业绩提成拿工资的岗位职工,工伤受伤期间每月能拿的工资是受伤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这点还是保障职工的工资权益的。
旷工是否应发工资的法律问题。指出旷工的员工可以扣除当天工资但不可完全不发工资。详细说明了旷工的认定条件包括未按雇主规定提供劳动、缺勤没有正当理由及未经雇主同意的情况。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处理旷工的方法,包括制定规范的考勤制度、科学合理的考勤方式、收集其他
疫情期间工资支付问题的法律解析。疫情期间,雇主不发放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建议雇主和劳动者协商解决工资支付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劳动仲裁机构的帮助,如果企业因经营困难无法及时发放工资,可以与工会、职代会或员工大会协商推迟发放或支付部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违法原因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少发或不发加班工资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导致离职的补偿金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标准也有所涉及。另外,离职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