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情况下承租人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
时间:2024-01-20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由于生活都需要,我们经常会选择租赁一些物品,那么租赁时就一定会涉及签署租赁合同。在签署租赁合同之后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解除合同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可以解除情形的种类
一、租赁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的情形
根据租赁合同,即使承租人在订立合同时明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此外,承租人的定义应当扩大为包括与租赁物的安全程度有利害关系的共同居住人、共同使用人等。在一般买卖合同中,如果买受人明知标的物存在瑕疵仍然购买,一般应免除出卖人的责任,并不允许买受人解除合同。然而,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不因此而被禁止解除合同。虽然承租人明知租赁物存在危及安全或健康的瑕疵,仍然坚持租赁该物,但在解除合同之前,如果因租赁物的危险导致损害发生,承租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承租人明知这种危险性的存在,仍然选择租赁该物,可以认为在主观上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的事由导致租赁物毁损、灭失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形
如果租赁物部分或全部毁损、灭失,且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租赁物的部分毁损、灭失并不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或者只是部分地影响承租人的使用收益,不足以影响整个合同目的的实现,承租人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合同。
三、承租人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有权继续原租赁合同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为了保护承租人生前共同居住人的利益,使其在承租人死后不会突然无所依靠,生前共同居住人有权继续原租赁合同,并且可以解除合同。这种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授权生前共同居住人做出选择。如果生前共同居住人认为不需要此种保护和特别照顾,可以选择不继续该租赁合同并解除之。承租人的法定继承人或指定继承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与承租人的关系获得承租人的地位。
四、因第三人对租赁物主张权利导致承租人无法使用、收益租赁物的情形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第三人对租赁物主张权利,导致承租人无法使用、收益租赁物,承租人可以减少或不支付租金。在这种情况下,关键不在于第三人主张权利的发生,而在于这种主张是否确实使承租人无法实现租赁物的使用和收益,从而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如果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承租人当然可以解除合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租住房租墙皮脱落应如何处理
租住房租墙皮脱落的处理方法,根据合同法,出租人有维修义务,如未履行,承租人有权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同时,房屋租赁时需注意核实承租人身份及经济能力,预留抵押金,仔细检查预留设施和签署合同的细节条款。
-
破产清算中的房屋租赁问题及解决办法
破产清算中房屋租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针对破产企业作为承租人和出租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作为承租人时,破产企业签订的租赁合同应解除合同,但如继续履行符合利益,可变更合同主体并处理损失为公益债务。作为出租人时,应限定管理人解除合同的权利以保护承租人权益,否
-
房屋租赁中出租人的权利
房屋租赁中出租人的权利,包括收取租金、保证金,收回房屋,解除合同等。出租人在租赁期满后有权收回房屋,并保障其相关权利。同时,出租人的房屋转让受到限制,需提前通知承租人并保证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在房屋租赁期间,如果承租人违反合同规定,出租人可以中途解除
-
房屋分租的合法性
房屋分租的合法性。根据《合同法》和《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否则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此外,出租住房应以原设计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违反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因此,房屋分租是否合法取决于是否获得房东
-
房屋租赁转租的损害赔偿划分方法
-
承租人未按时支付租金的处理方式
-
二房东群租房的合同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