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以下项目属于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这些项目与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息息相关。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还包括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具有国家背景和影响。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还包括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这些项目的资金来自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需要进行招标程序来确保公平竞争。
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由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并报国务院批准。如果法律或国务院对其他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范围有规定,按照规定执行。
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第十条的规定,建设工程招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通过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公开招标也被称为竞争性招标,通过在公共媒体上公开发布招标公告,确保招标活动处于公共监督之下。
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根据自己积累的资料或由权威的咨询机构提供的信息,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招标人会选择3家以上合格的投标人发出邀请,被邀请的投标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招标人提交投标意向,购买投标文件并进行投标。
招标代理合同的不完善之处。合同示范文本格式条款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审查不严格,配套文件也存在不完善情况。具体表现为服务收费标准偏低,编制招标文件服务费用不合理,非全过程招标代理缺乏确定的收费标准,服务收费上下浮动幅度过大。这些问题影响了招标代理合同的执
公开招标报名不足三家时的法律处理办法。根据相关规定,如果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三个,招标人应重新招标。无效投标文件将被拒绝。重新招标后若仍不足三家,对于必须经过审批的项目需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其他项目则可根据招标人自行决定处理方式。
在招标代理合同下,甲方与乙方关于某建设工程的招标代理事宜进行协商并达成的合同条款。合同内容包括代理业务的内容与形式、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委托期限、费用支付方式及日期、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和责任等。双方在合同中明确了代理内容、代理形式、工程概况和招标范围
公开招投标程序的详细步骤。从项目审批开始,到招标工作启动、招标策划、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招标文件澄清、开标、评标、评标报告和中标通知,最后签订合同。过程中可加入资格预审环节,对投标人资格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