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赔偿不是自诉案件,只有刑事案件才区分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国家赔偿并不是刑事案件,而是属于行政案件。对于自身合法权益被国家机关侵犯了,受害人可以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 第二条规定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自诉案件,包括以下三类:
(一)所谓告诉才处理,是指某些刑事案件,法院不会主动受理,必须先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控告,包括以下四种:
1、侮辱、诽谤案,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但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
3、虐待案,但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
4、侵占案,属于绝对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例外。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主要是指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此类案件既可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也可以由被害人提起自诉,包括有:
1、故意伤害轻伤案。
2、重婚案。
3、遗弃案。
4、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5、妨害通信自由案。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五章规定,对被告人可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三)公诉转自诉的案件,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对被告人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雇员事故死亡案件中赔偿责任的问题。李明的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雇主王强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解释,认定侵权第三人已履行赔偿责任后,雇员无权再向雇主求偿。经过调解,雇主同意支付5000元经济帮助款。
国家赔偿责任的归属问题及其理论基础。国家赔偿责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责任类型,在不同法系中有不同的定位。关于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存在多种学说,包括代位责任说、自己责任说等。不同学说对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家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受害人需要提供的证据种类及其重要性。包括医疗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等必要证据。缺乏这些证据,法院可能无法支持受害人的赔偿请求。因此,证据充分是提起诉讼并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
国家赔偿的定义和适用情形。国家赔偿是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过程中,因法院违法采取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对判决、裁定等执行错误导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损时,国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当事人需向侵权法院申请确认违法行使职权行为后,方可申请国家赔偿。具体的申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