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居住用房租赁 > 房租分期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房租分期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3-10-17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609
租赁房子的时候每个月都需要出一定的租金,有些人的经济上暂时性的遇到困难,可能不能够一次性的付清房租。于是在这时候就会跟房东提议将房租分期的缴纳,那么,房租分期的规定内容是什么?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房租分期的规定内容有哪些

一、当事人情况

房屋租赁合同应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姓名、住址等个人情况。

二、住房具体情况

合同应详细描述住房的具体位置、面积、装修情况,以及配备的家具、家用电器、厨房设备和卫生间设备等。同时,还需明确住房的产权及产权人。

三、住房用途

合同应明确住房的用途,是承租人自住、承租人一家居住,还是允许承租人或其家庭与其他人合住。同时,需说明住房是否仅用于居住或允许其他用途。

四、租赁期限

合同中应约定一个固定的租赁期限,以确保双方的稳定。在租赁期限内,出租人不得收回住房,承租人也不得放弃住房而租赁其他房屋。如果承租人希望继续租赁,需提前通知出租人并经协商达成一致。如果承租人没有找到新住处,出租人应酌情延长租赁期限。

五、房租及支付方式

合同应明确房租的金额,并约定支付方式,如按年付、按半年付、按季付等。双方协商一次性支付较长期限房租时,可讨论优惠。但需考虑承租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按月或按季付款可减轻经济负担。

六、住房修缮责任

出租人作为住房的产权人或产权人的委托人,负责修缮住房。承租人在租赁前应仔细检查住房及设施,确保正常使用。如果住房或设施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损坏,承租人应及时通知出租人并请物业管理公司维修。但如果损坏是由于承租人的不当使用造成的,承租人需负责维修或赔偿。如果出租人无力修缮住房,承租人可与其共同出资维修,承租人支付的维修费用可抵扣应付的租金或由出租人分期偿还。

七、住房状况变更

承租人应爱护住房和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改建或增加。如确实需要对住房进行变动,需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协议。

八、转租的约定

如承租人希望转租获得租金收入,双方应在合同中规定转租事宜。如果允许转租,双方可协商分享转租收入的比例;如果不允许转租,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

九、违约责任

双方应在合同中规定可能违反合同的行为,并约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承租人未按时支付房租,出租人可提前终止合同并要求承租人搬离;如果出租人未按约定配备家具等,承租人可与其协商降低房租等。

十、租赁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如果出租人和承租人认为有必要改变合同的条款,如租赁期限、租金等,双方可通过协商进行变更。如果承租人因工作等原因需要与他人互换住房,应事先征得出租人同意,换房后原租赁合同终止,出租人与新的承租人签订新合同。如果合同未到期时一方要提前解除合同,需提前通知对方并按合同约定或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合同到期时,自然终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不起的教育地产租起来反而便宜

    陈女士在选择房产时面临的困境和决策过程。她原本打算购买离学校更近的教育地产,但考虑到高昂的房价和额外的支出,最终选择租赁。文章分析了教育地产与非教育地产在租金和售价上的差异,以及购买教育地产的附加值,如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未来资产升值的潜力。最后得出结论

  • 成都市住房保障方式及申请条件

    成都市的住房保障方式及申请条件,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条件和保障方式。对于不同收入水平和住房状况的人群,成都市提供了不同的住房保障方案,包括针对不同人群的收入限制、户籍要求、住房面积要求等。

  • 租售同权受益人主要包括哪些

    租售同权的受益人主要包括哪些。政策主要针对新市民,如流动人口和大学生,对他们办理居住证、避免房东随意驱赶和涨租金等问题提供便利。此外,租赁行业、商业物业运营商和创新型房企也将受益于此政策。一线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将得到发展,未来会产生大量租赁房源,给传

  • 私人自建房屋施工中的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私人自建房屋施工中雇员受害赔偿纠纷的问题。由于许多私人自建房屋的施工方不具备相应资质,导致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遭受损害,房主与施工方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作者认为要求施工方具备相应资质不符合国情,呼吁有关机关进行大规模调研,制定兼顾国情的法律规定。

  • 房产管理单位收取房产抵押登记费的标准
  • 公租房押金的一般规定
  • 法院工作人员的晋升与处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