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居住用房租赁 > 房租分期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房租分期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3-10-1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609
租赁房子的时候每个月都需要出一定的租金,有些人的经济上暂时性的遇到困难,可能不能够一次性的付清房租。于是在这时候就会跟房东提议将房租分期的缴纳,那么,房租分期的规定内容是什么?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房租分期的规定内容有哪些

一、当事人情况

房屋租赁合同应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姓名、住址等个人情况。

二、住房具体情况

合同应详细描述住房的具体位置、面积、装修情况,以及配备的家具、家用电器、厨房设备和卫生间设备等。同时,还需明确住房的产权及产权人。

三、住房用途

合同应明确住房的用途,是承租人自住、承租人一家居住,还是允许承租人或其家庭与其他人合住。同时,需说明住房是否仅用于居住或允许其他用途。

四、租赁期限

合同中应约定一个固定的租赁期限,以确保双方的稳定。在租赁期限内,出租人不得收回住房,承租人也不得放弃住房而租赁其他房屋。如果承租人希望继续租赁,需提前通知出租人并经协商达成一致。如果承租人没有找到新住处,出租人应酌情延长租赁期限。

五、房租及支付方式

合同应明确房租的金额,并约定支付方式,如按年付、按半年付、按季付等。双方协商一次性支付较长期限房租时,可讨论优惠。但需考虑承租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按月或按季付款可减轻经济负担。

六、住房修缮责任

出租人作为住房的产权人或产权人的委托人,负责修缮住房。承租人在租赁前应仔细检查住房及设施,确保正常使用。如果住房或设施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损坏,承租人应及时通知出租人并请物业管理公司维修。但如果损坏是由于承租人的不当使用造成的,承租人需负责维修或赔偿。如果出租人无力修缮住房,承租人可与其共同出资维修,承租人支付的维修费用可抵扣应付的租金或由出租人分期偿还。

七、住房状况变更

承租人应爱护住房和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改建或增加。如确实需要对住房进行变动,需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协议。

八、转租的约定

如承租人希望转租获得租金收入,双方应在合同中规定转租事宜。如果允许转租,双方可协商分享转租收入的比例;如果不允许转租,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

九、违约责任

双方应在合同中规定可能违反合同的行为,并约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承租人未按时支付房租,出租人可提前终止合同并要求承租人搬离;如果出租人未按约定配备家具等,承租人可与其协商降低房租等。

十、租赁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如果出租人和承租人认为有必要改变合同的条款,如租赁期限、租金等,双方可通过协商进行变更。如果承租人因工作等原因需要与他人互换住房,应事先征得出租人同意,换房后原租赁合同终止,出租人与新的承租人签订新合同。如果合同未到期时一方要提前解除合同,需提前通知对方并按合同约定或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合同到期时,自然终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样的房屋征收属于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只有一套房屋时,法院可以查封但不能拍卖。同时,法律规定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包括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品、未公开的发明等。对于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法院可以进行查封,但不得拍

  • 军人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

    军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包括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划分。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归个人所有。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根据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计算平均值后,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军人的住房补贴的分配比较复杂,既包含个人所有部分,也有

  • 诉讼保全对房产的限制

    诉讼保全对房产的限制。根据法律规定,诉讼保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方式对房屋进行查封,但不会冻结房屋。对居住房屋的限制规定也明确了人民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进行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抵债。诉前保全的申请时间是在起诉

  • 办理离婚房产转移的收费标准
  • 离婚房产评估的价格计算方法
  • 影响因素对出租登记的影响程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