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无论是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或单位,还是外国国籍的自然人或单位,只要其实施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之行为,并且在我国刑事管辖的范围内,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为具备特定目的之目的犯。即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而实施贿赂行为。不正当商业利益的判断应依据外国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以及国际组织的规章、制度。这些利益可能是应损失的而未损失的,可能是不应得而获得的,也可能是应得而扩大的。例如,使资质欠缺的公司获得某国市场的准入资格,使国际公共组织违背标准进行认证等。
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
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行为。
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犯本罪,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问题。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进行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拘役和罚金。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包括主观方面和行为方式的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文中指出,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需负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转发谣言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同时,应扩大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范畴,并应对网络暴力事件采取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言论应急疏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该罪名的客观特征,包括行为人实施危险方法、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且该后果由危险方法所致。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该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该罪的将面
失火罪与过失引起的关系,介绍了失火罪和放火罪的定义以及法律依据。失火罪是由于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而放火罪则是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失火罪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量刑标准根据造成的后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