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质量问题可分为三类: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影响居住的质量问题和一般质量问题。
房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指房屋主体结构存在问题,无法通过验收导致不能交付或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购房人认为商品房的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可以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重新核验。若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购房人有权退房,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购房人有权拒收、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影响居住的质量问题是指房屋质量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问题。法律未明确如何判断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一般可通过修复解决的问题属于一般质量问题,可要求开发商修复并赔偿损失。若无法通过维修解决或修复后仍存在问题无法正常居住,购房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一般质量问题是指房屋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之外的、未严重影响购房人正常居住使用的质量问题,如屋顶、墙壁漏水、渗水等。在保修期内发生的属于保修范围的质量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履行保修义务,并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商品房交付时应满足以下质量标准:
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中规定的各项工作内容,达到国家规定的竣工条件。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的标准,包括房屋土建工程验收标准、安装工程验收标准等。
工程质量符合工程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合同约定的内容,并有完整的经有关部门审核的工程建设技术数据及档案图纸材料。
房屋具备建筑材料、设备、购配件的质量合格证件资料和试验检验报告。
房屋经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或优良等评定。
房屋有工程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房屋已办理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相关手续。
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的确定方法和内容。确定方法包括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计算原则和无权属分割情况下的相关面积比例计算原则。共有建筑面积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等,计算方法为整幢建筑物建筑面积减去各套内建筑面积总和。住宅楼的共有建筑面积以幢为单位进行分摊。
商品房的主体结构是指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具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房屋主体结构应包括地下隐蔽工程的地基部分和地上工程的部分。建筑法规定房屋建筑
房屋验收需要提供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文件等。凡竣工验收的房屋,一般须做到“五通一平”,也就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通路、土地平整。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
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工程保修期限,约定的保修期限不能低于法律规定的期限。(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第七百九十五条 施工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