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2、法律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法律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十条,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该条款进一步表明,用人单位不支付未休年假工资需要同时满足两个要件:
二是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员工放弃休假应只有采取以书面方式明示的行为方才有效。如果用人单位未主动安排休假,员工也没有提出休假申请的,仍然视为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责任,应按日工资收入的200%的标准向员工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
按照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含工作期间的工资。实际上就是加付200%的工资。
日工资按本人月工资(剔除加班工资)除以21.75天计算。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辞退的合法性,以及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情况,员工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争议调解、投诉反映、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
员工非过失性辞退及经济补偿的相关内容。用人单位有权对员工进行非过失性辞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员工,用人单位需支付医疗补助费等。非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其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也有相应的补偿规定。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则无需支付
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如劳动者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法定事由,并在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应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