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终止调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调解员应当终止调解,当调解纠纷无法达成协议时。
2. 告知当事人维护权利的途径
调解员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调解程序是一种社会救济机制,由基层群众组织进行调解,但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
人民调解的调解程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受理申请
当事人向人民调解机构提出调解申请,调解员受理申请,并进行初步了解。
2. 调查调解
调解员通过调查、了解事实和争议焦点,进行调解准备工作。
3. 召集当事人
调解员通知当事人参加调解,并确定调解时间和地点。
4. 调解会议
调解员主持调解会议,听取双方意见,协助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5. 协议达成
如果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员记录协议内容,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
6. 调解不成
如果调解不成,调解员终止调解,并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7. 结案
调解员将调解结果整理归档,结案并告知当事人。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一般调解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召开调解会议听取双方陈述并进行调解以及达成调解协议等步骤。调解委员会应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调解,确保调解效率。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警察在立案前有权进行调解以促使双方和解,如调解不成功则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在检察院阶段,民事赔偿可调解,但刑事部分原则上不能自行调解。被告人可通过赔偿和取得被害人谅解争取免于起诉。派出所立案阶段的调解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诉讼是否能一次性解决取决于具体案情。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涉及财产损失的为三年。摘要是否一次性解决交通事故诉讼取决于具体情况,涉及诉讼流程和时效注意事项。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是否具备执行力。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此类案件具有执行能力,但如果当事人六个月内因同样理由再次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的效力包括终结诉讼程序、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禁止再次起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