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相邻权 > 相邻关系的主体

相邻关系的主体

时间:2023-12-26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128
大家都知道,相邻关系的规则一般应由法律明文规定。那么,相邻关系的主体有哪些呢?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又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相邻关系的主体和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为大家答疑解惑。

相邻关系的主体

不动产所有人

不动产所有人是相邻关系的主体之一。他们拥有不动产的所有权。

不动产经营权人

不动产经营权人是相邻关系的主体之一。他们拥有不动产的经营权。

不动产承租人

不动产承租人是相邻关系的主体之一。他们租赁不动产并经营使用。

不动产借用人

不动产借用人是相邻关系的主体之一。他们借用不动产并使用。

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兼顾利益

兼顾各方的利益,互谅互让、互助团结。

当相邻各方对土地、山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争议,或因环境污染发生争议时,应本着互谅互让、有利团结的精神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由有关国家机关和人民法院解决。在争议解决之前,争议各方不得荒废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不得破坏相关设施,更不得聚众闹事,强占或毁坏财产。对于故意闹事造成财产损害和人身伤害的,除了追究当事人的民事责任外,还应追究其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互相协作,兼顾相邻人的利益。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妨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与相邻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相悖。人民法院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也要兼顾各方的利益,以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提供利益

以有利于生产和生活为出发点,处理由相邻关系引发的纠纷。

例如,在处理地界纠纷时,如果原来未划定地界,应根据如何便于经营管理和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原则,确定新的地界线。

公平合理

公平合理是民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1) 坚持权利义务平等。相邻各方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谁也不能只行使权利,不履行义务。相邻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2) 行使权利应保持在合理限度内。

(3) 尊重历史形成的客观状况和先后顺序。

(4) 避免或排除不妨妨害,合理赔偿损失。

相邻关系的种类很多,法律很难对各种相邻关系都作出具体规定,这就需要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应该从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适当考虑历史情况和习惯,公平合理地处理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相邻权原则与相邻关系的处理

    相邻权原则在处理相邻关系中的应用。相邻权原则要求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相邻各方应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原则处理相邻关系,包括通行、流水、建房挖沟等。法律对处理相邻关系有相应规定,按照法律、法规及当地习惯处理。

  • 案情简介:邻居违建纠纷

    邻居之间的违建纠纷。被告在露台擅自搭建构筑物,严重影响了原告的休息和存在安全隐患,原告要求拆除并恢复露台原状。法院判决被告拆除构筑物并恢复露台原状,被告虽声称得到了默许但未提供证据证实。律师解析了相邻权中的常见权利,如通行权、水权、建筑权等。

  • 房屋采光权的法律规定

    房屋采光权的法律规定和标准。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不动产相邻方应正确处理采光等相邻关系,侵犯采光权需承担法律责任。采光权是有条件和有范围的权利,不能仅通过测量确定。建筑布局需综合考虑日照、采光等要求,保障居民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居民可通

  • 房屋装修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33条第1项规定,房屋装修合同纠纷应由房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包括因不动产的权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政策性房屋买卖

  • 此案应驳回起诉还是驳回诉讼请求?
  • 相邻关系纠纷的原告撤诉条件
  • 相邻关系的主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