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 > 业委会的成立需哪些程序

业委会的成立需哪些程序

时间:2023-09-24 浏览:8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186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业主委员会由小区业主或商场业主们推选,以维护业主们的利益的组织。虽由业主们组织推选,但它并不是随便就可以成立,也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中将业主委员会成立程序整理出来,供业主们参考。

业委会的成立程序

1、提出申请

根据相关规定,当物业管理小区(大厦)符合以下情况之一时,业主可联名提出申请,填报《首届业主(代表)大会筹备小组成立申请表》,以成立首届业主委员会:(1)物业已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达到50%以上;(2)物业已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达到30%以上但不足50%,且使用时间超过一年。

2、成立筹备小组

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后,应作出书面批复意见,并指导小区(大厦)成立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以下简称筹备小组)。

3、筹备小组开展筹备工作

(1)筹备小组成立后,应通知建设单位或物业公司在15日内将全体业主名单、联系地址及联系电话等材料报送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收到相关材料后5日内将其交予筹备小组。(2)筹备小组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应拟定好《业主公约》、《业主委员会章程》、《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并在小区(大厦)内明显位置张贴公布,征求业主意见。同时,筹备小组还需在宣传栏内公布《业主委员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并向业主发放。(3)筹备小组组织各楼宇业主通过自荐或推荐方式产生业主委员会候选人。(4)筹备小组将业主委员会候选人简历表、业主委员会选票格式样本、业主大会议程张贴公布,并书面送达全体业主,以便选举。

4、召开大会选举委员筹备小组

完成以上工作后,筹备小组将业主候选人名单及简历表、《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业主委员会章程》、《业主公约》送达街道办事处,并提出召开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的书面申请。同时,筹备小组还需做好会务筹备工作,包括场地安排、选票印制、投票箱设备等,并通知所有投票权人,知会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开发公司、物业公司等相关人员。根据议程,筹备小组召开大会,收集并登记选票,审议并表决通过《业主委员会章程》及《业主公约》,公开唱票、点票,并宣读选举结果,最终产生业主委员会委员。会后,筹备小组将大会签到表、选举结果统计表予以公布。

5、申请登记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产生之日起15日内,持下列文件向所在区或县级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手续:(1)业主委员会登记申请表;(2)街道办事处核准证明;(3)业主委员会选票;(4)业主代表选票;(5)业主授权委托书;(6)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签到表;(7)业主委员会章程;(8)业主公约;(9)其他相关资料。

6、核准批复

区或县级市房地产行政部门经审核后,将给予业主委员会书面批复意见。业主委员会凭批文到公安部门办理刻制公章手续,并将公章式样报区或县级市房地产行政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备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 问题一、小区屋顶砸伤业主、砸坏业主财物由谁承担责任?

    小区屋顶砸伤业主和砸坏业主财物以及村自建房屋冰雪滑落伤人两个问题的法律责任。对于第一个问题,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对于小区内公共设施上的悬挂物的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应对李先生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对于第二个问题,朱某作为村自建房屋顶层邻居的房屋所有人

  •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合同形式、条款和登记要求。地役权可根据实现方式、行使方式和是否存在表现于外部进行分类。申请地役权登记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

  • 成立业主大会的条件

    业主大会的成立条件及筹备过程。当物业管理区域内房屋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达到50%以上或首套房屋出售并交付使用已满两年时,可以成立业主大会。筹备组由街道办事处、房地产管理部门、业主和建设单位组成,负责筹备并召开首次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首次业主大

  • 房屋采光权的救济方法
  • 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与程序有哪些
  • 业委会的成立需哪些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