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诉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该规定。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零四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证人:
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但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可以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作证;聋人或盲人可以就其看到或听到的事实作证;年幼的人如果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也可以作证人。
②共同犯罪案件的同案被告人不能互为证人。
③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不能在自己承办的案件中作证人。如果他们事先了解案情,应以证人身份作证,不应再承办该案件。
④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民事案件代理人也不能作本案的证人。中国法律规定了证人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证人的权利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在侦查阶段,有权要求侦查机关保守秘密;对自己的证言笔录,有权查阅和更正;证人的正当权利如遭司法人员侵犯,有权提出控告;因出庭作证所花的费用有权要求偿付。证人的义务有:接到司法机关的通知后,应按规定到指定场所作证;在法庭上应如实陈述和回答问题。如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应负法律责任;对司法机关询问的情况和本人陈述的内容要保守秘密。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刑事案件二审的流程,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以及评议、判决和宣判等环节。开庭时,审判长会宣布案由、组成人员名单等,并告知当事人权利。法庭调查是二审的核心,会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法庭辩论阶段,辩护人有权进行辩护。最后,合议
张玮玮起诉留恋山庄一案中,原告起诉书中被告名称错误的问题。对于是否应驳回原告起诉存在分歧。作者支持第二种意见,认为法院应行使释明权,建议原告更改被告名称。若原告同意更改,则案件应继续审理;若拒绝,则裁定驳回起诉。这是基于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便于当事人
律师在审判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事宜。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并详细审查案件材料,总结案件的疑点和难点,与被告人沟通并核实案件事实。同时,律师需告知被告人庭审过程和辩护技巧。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即有权委托辩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