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最高院对死刑复核案件哪些情形提出检察意见

最高院对死刑复核案件哪些情形提出检察意见

时间:2022-05-07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5732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发现死刑复核案件具有:认为适用死刑不当,或者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不应当核准死刑的等情形,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关于最高院对死刑复核案件哪些情形提出检察意见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死刑复核案件哪些情形提出检察意见

1、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发现死刑复核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经检察长决定,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检察意见:

(1)认为适用死刑不当,或者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不应当核准死刑的;

(2)认为不予核准死刑的理由不成立,依法应当核准死刑的;

(3)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可能影响被告人定罪量刑的;

(4)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5)司法工作人员在办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行为的;

(6)其他需要提出检察意见的情形。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百一十一条

二、死刑是怎么执行的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还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侦查阶段因案情复杂和侦查要求高等因素,时间较不确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死刑适用对象有限制,如犯罪时未成年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期间表现不同,刑罚结果也有所不同。

  • 宣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特别审判程序,旨在确保死刑的适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程序包括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和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等环节,具体实施中根据案件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 死刑辩护阅卷的程序及范围
  • 一、死刑复核权下放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制定背景
  •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