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管理 > 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怎么认定

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怎么认定

时间:2022-09-17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5982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关于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怎么认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认定

1、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认定

劳动合同履行地指的是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的地点。

2、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认定

用人单位所在地可以根据以下情况来认定:

a) 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

b) 用人单位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c) 如果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则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

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八条

二、劳动合同履行原则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条款,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实现劳动合同规定的权利的活动。

劳动合同履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亲自履行原则

亲自履行原则是由劳动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为了保证劳动关系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劳动合同是特定人之间的合同,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由劳动合同明确规定的当事人来履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也有责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允许其他人代替履行。

(2) 实际履行原则

实际履行原则要求当事人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完成义务,除非法律或劳动合同另有规定或者客观上已不能履行,不能用完成其他义务来代替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3) 全面履行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是实际履行原则的补充和发展,要求劳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双方除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履行外,还要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按质、按量地履行全部义务。

(4) 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遇到困难时,另一方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给予帮助,以便双方尽可能地全面履行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涉外劳动关系指劳动合同主体或履行地点具有涉外因素。外国公司在中国不能直接招聘员工,必须通过代表处或分支机构开展商业活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外国公司在华分公司招聘中国员工需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其关系受保护。同时

  • 党员干部无故旷工警告处分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确定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劳动争议案件由哪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的制度。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实行特殊地域管辖,不允许当

  • 劳动仲裁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劳动仲裁中的管辖权异议问题。申请人提出了将案件移送至特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的请求,基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管辖原则,并引用了相关法律规定。文中解释了劳动仲裁及管辖权异议的概念,并阐述了仲裁委的管辖范围、提出异议的期限及审查处理流程。

  • 去公司注册地仲裁吗
  • 公司搬迁社保变更需要辞职吗
  •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金怎么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