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 > 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相关材料有什么规定

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相关材料有什么规定

时间:2022-05-1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046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关于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相关资料有什么规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相关资料的规定

1.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相关资料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提供职业病相关资料:

(1)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2)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

(3)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以上是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相关资料的具体规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七条

二、对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病人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具体包括:

(一)用人单位应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二)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三)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岗位津贴。

(四)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

(五)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六)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分级系列包括一系列极度严重的身体损伤情况,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严重丧失、重度运动障碍等。同时,文章也涵盖了不同系统受损的情况,如肺部、肝脏、肾脏等。分级细致,涵盖了多种可能出现的伤残情况。

  • 办理工伤认定所需的必备材料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规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

  •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关系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 疑似职业病离职可要求赔偿吗?

    疑似职业病离职时的赔偿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疑似职业病劳动者有权利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包括医疗、生活、工伤等方面的保障责任。用人单位有责任及时安排诊断,承担相关费用,并遵守法律要求不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职业病的民事赔偿标准包括多种费用,由工伤保

  •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
  • 职业病诊断的标准
  • 一、工伤认定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