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挪用资金罪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挪用资金罪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时间:2022-10-14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260
为了预防出现挪用资金罪可以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及加强防范和打击等措施来预防,在刑法中也是规定了如果公司企业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公司的资金用作个人使用或者是借贷给他人,同时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就会构成挪用资金罪。关于挪用资金罪的防范措施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挪用资金罪的防范措施

1.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公司、企业应从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用人机制,严格劳动用工手续,明确各自的身份、职责、职务,并严格落实报酬的结算。

2. 堵塞可资犯罪的漏洞

定期对财务、销售等重点岗位进行审计和对账,规范销售操作规程,健全货物发放和货款回收制度。建立客户应收款明细账、业务员个人明细账和企业、客户、业务员对账制,详细记录每份合同的发货、收款情况,以确保资金流向合法合规,防止财物流失。同时,推行转账支票、银行汇票、本票等现代支付手段收取货款,减少现金交易,要求及时将收回的现金交给财务部门。

3. 加强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

经常聘请法律专业人员为员工普及市场经济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员工的守法自律意识,防止员工产生犯罪念头,减少案件发生和损失。

4. 树立以法治企的观念

企业法人应树立以法治企的观念,定期查找管理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5. 加强防范和打击

一旦发现员工职务犯罪,应及时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从早从快进行打击。

6. 法律依据

挪用资金罪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的具体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的行为。具体情形包括:

1. 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 数额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3. 进行非法活动的。

该罪行的前身是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第十一条所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挪用单位资金罪。

在主观方面,挪用资金罪行为必须是故意的。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在挪用或借贷本单位资金,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进行挪用。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可以分为一般的违法违纪行为和犯罪行为,需要明确区分二者之间的界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 挪用资金罪刑事判决的最长期限是多少年?

    无性婚姻并不是自动可以判离婚的理由,当事人必须提出其他法定事由或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先进行

  • 挪用资金罪司法解释

    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罪与职务侵占罪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犯本单位

  •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挪用资金罪之异同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贪污罪侵犯的对象包括公款和公物,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一般仅限于公款;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是

  • 数罪不成立 单罪少领刑
  • 合伙人私自取公款算贪污吗
  • 村干部把土地转让费挪用了是什么性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