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 > 哪些情形应当将用人单位等作为共同当事人

哪些情形应当将用人单位等作为共同当事人

时间:2022-10-28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898
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未办理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到期继续经营、被责令关闭、被撤销以及用人单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关于哪些情形应当将用人单位等作为共同当事人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哪些情形应当将用人单位等作为共同当事人

1、用人单位未办理营业执照等情形

当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未办理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到期继续经营、被责令关闭、被撤销以及用人单位解散、歇业等情形,且无法承担相关责任时,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

2、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的确定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当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时,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将新的用人单位列为第三人。

若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可以将劳动者列为第三人。

若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被列为共同被告。

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时,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应由合并后的单位作为当事人;若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则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应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作为当事人。

若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则分立后的各单位均应作为当事人。

当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并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 个人与公司债务是否构成失信行为

    个人和公司的债务是否构成失信行为。只有当债务人具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义务、使用伪造证据等阻碍执行行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等情形时,才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会根据情形决定是否将被执行人列入名单,并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申请人

  • 刑事案件上二审的流程

    刑事案件二审的流程,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以及评议、判决和宣判等环节。开庭时,审判长会宣布案由、组成人员名单等,并告知当事人权利。法庭调查是二审的核心,会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法庭辩论阶段,辩护人有权进行辩护。最后,合议

  • 审判阶段律师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吗

    律师在审判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事宜。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并详细审查案件材料,总结案件的疑点和难点,与被告人沟通并核实案件事实。同时,律师需告知被告人庭审过程和辩护技巧。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即有权委托辩护人,

  • 刑事和解后判处缓刑是否可以上诉
  • 被告的辩解是否可以采用?
  • 车祸伤者的赔偿起诉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