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夫妻先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夫妻双方共同贷款购买的房产属于夫妻双方共同财产,所以尚未还清的贷款也属于夫妻双方共同的债务,所以双方必须共同承担还款的义务。但大都数时候,房贷都是由取得房子的那一方偿还。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就按揭房屋而言,支付首付款、以银行贷款支付剩余按揭款的行为都是购房方履行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购房方取得房屋所有权的时间是房屋登记即房屋产权证书上填发的时间。在离婚案件中,有几种情形,根据取得房屋产权证的时间容易认定按揭房屋的权属:
1、双方在结婚前共同出资购买房屋及结婚后以一方名义或夫妻双方名义购买房屋,以按揭方式支付房款,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房屋产权。
结婚前双方均认可以结婚为目的,共同出资购买的房屋,无论在结婚时房款是否付清,只要房屋产权在结婚后取得,均为夫妻共同财产。
结婚后购买房屋,无论双方结婚后实际为按揭房屋出资多少,只要没有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即便是以一方名义签订购房合同,也可视为家事代理,认定为夫妻双方共同购房,在离婚前取得了房屋产权,房屋即为夫妻共同财产。
这两种情形,即使没有办理房屋共有权证,在房屋产权证上只登记了一方名字,在离婚时都应按夫妻共同财产来处理。
2、结婚前,夫妻一方个人出资按揭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在结婚前取得房屋产权。
夫妻一方在婚前个人出资按揭,在婚前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在婚前取得以个人名义登记的房屋产权证,离婚时该房屋属一方婚前个人财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3、结婚前,夫妻一方个人出资购买房屋,按揭支付了部分房款,结婚前取得房屋产权。
此种情况同上,因取得产权证的时间在结婚前,房屋也是婚前个人财产。不论结婚后是以按揭的方式继续以个人财产支付贷款,还是以夫妻共同财产支付贷款,或是部分以个人财产支付、部分以夫妻共同财产支付贷款,不论在离婚时,按揭款是否支付完毕,都不影响房屋权属。离婚时房屋的所有权仍归原购房方所有,若夫妻用共同财产还贷,只是在夫妻之间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不改变房屋所有权的归属。结婚后夫妻共同支付的贷款总额应作为共同财产之一加以分割,由享有所有权的一方予以返还;离婚后未偿还的贷款仍是个人债务。
本文详细探讨了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的流程,包括认购、交付定金、签订网签合同及交付首付款等步骤。同时,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需注意核实开发商的证件、约定建筑面积、关注房屋质量、明确交房和产权过户时间等问题。此外,双方还需明确违约责任,签订补充协议并明确装修标
借名购房存在的两个问题。首先是合同的效力问题,借名购房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因为政府推出安居房等是为了改善特定人群的居住条件,如果借名购房合同有效,则会使不符合条件的人购买这些房产,违背了政府初衷。其次是房屋买卖的风险问题,包括名义买房人反悔和房产
购房者在签订按揭房转让合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转按揭交易包括定义、条件和风险分析,上下家需要注意银行是否允许转按揭、自身贷款条件及贷款额度等问题,同时需通过中介机构和合同约定防范风险。非转按揭交易也常见,需注意房屋产权、首付款和违约金等问题。跨行转按揭
已出租的房地产抵押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抵押人需告知抵押权人和承租人相关情况,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并在30日内办理抵押登记,提交必要文件。抵押权人处分抵押房地产时需事先通知抵押人和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确保相关权益的合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