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转移 > 企业职工退休要符合哪些条件

企业职工退休要符合哪些条件

时间:2022-07-1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3615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关于企业职工退休要符合哪些条件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企业职工退休要符合哪些条件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3、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办退休手续要注意什么

1、各单位于职工到龄前两个月提交其退休材料,材料包括:退休审批表一份、二寸照片一张、独生子女证复印件一张。退休审批表加盖单位公章(产业的事业编制人员,其退休审批表必须盖资产经营管理处的公章;后勤的事业编制人员盖总务处公章)。退休审批表可至人事处劳资科网站下载。

2、退休审批表上的个人信息关系到教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申领,请各单位相关负责人严格按照人事档案内容填写,不能由退休职工本人填写。其中填写的退休时间为其到龄月份的下一个月,退休证在其退休的当月下旬可领。

3、担任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含正、副高级)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60周岁退休。此类人员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请各单位在此类人员55周岁到龄前一个月上报相关材料:选择55周岁退休的上报相关退休材料,选择不退的需上报关于选择60周岁退休的个人意向说明,并由单位盖章。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职工可以办退休。按照规定,其应该在退休年龄前一个月到社保局办手续。在提交相关资料后,社保局进行审核,批准退休的,在次月支付退休养老金。这就是职工退休手续办理流程包括的基本环节。如果职工因伤残要提前退休的,要带上工伤认定书等材料。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郑*文〔2005〕224号二○○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关于改制企业、国有破产企业和职工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问题。对于改制企业,已改制的按立项时标准,未改制的按全市职工年均工资计算。国有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标准考虑企业正常生产年份年均工资和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而职工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劳动关系转移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的定义和转移过程,以及转移后的经济补偿问题。文章指出,劳动关系转移通常不是劳动者个人意愿的结果,并涉及原公司和新公司在业务划转过程中的协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在转移后将连续合并计算,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取决于两公司的协

  • 劳动合同

    中国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和保存要求、工资支付记录的规定、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离职证明的重要性以及劳动者跨省流动就业的社保关系转移等。用人单位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生效,工资支付记录需保存至少两年,员工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离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问题,以及仲裁裁决的类型、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撤销终局裁决的方式、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对于管辖权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仲裁裁决的类型和中级人民法院

  • 南京劳动关系转移备案新政
  • 交通肇事判缓刑影响企业退休吗
  • 商事信托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