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实施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的情况。
紧急避险要求主体没有特定的身份要求,即任何人都可以实施紧急避险行为;而正当防卫没有身份要求,任何人都可以采取正当防卫行动。
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即只能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制止行为;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即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实施都必须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进行。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存在超过法定限度造成相应损害后果的情况,此时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综上所述,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在危险来源、身份要求和实施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包括一系列行为,包括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人实施卧轨自杀未遂并破坏了社会秩序,就可能会被视为寻衅滋事罪并受到法律的处罚。
生产伪造罪未遂的严重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犯罪情节不同,处罚也不同。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随着金额的增加,刑罚也会相应加重,最高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能面临罚金或财产没收。
香港地区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参照我国刑法理论,需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要素来判断。如果自杀未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如战时士兵自杀侵犯了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犯罪。乞丐自杀未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则不构成
紧急避险的条件包括:危险发生、危险正在发生、为了保护合法利益、避险对象是无辜第三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不能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在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