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六十九条规定,对物证、书证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1)物证、书证是否为原物、原件,是否经过辨认、鉴定;物证的照片、录像、复制品或者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是否与原物、原件相符,是否由二人以上制作,有无制作人关于制作过程以及原物、原件存放于何处的文字说明和签名;
(2)物证、书证的收集程序、方式是否符合法律、有关规定;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是否附有相关笔录、清单,笔录、清单是否经侦查人员、物品持有人、见证人签名,没有物品持有人签名的,是否注明原因;物品的名称、特征、数量、质量等是否注明清楚;
(3)物证、书证在收集、保管、鉴定过程中是否受损或者改变;
(4)物证、书证与案件事实有无关联;对现场遗留与犯罪有关的具备鉴定条件的血迹、体液、毛发、指纹等生物样本、痕迹、物品,是否已作DNA鉴定、指纹鉴定等,并与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的相应生物检材、生物特征、物品等比对;
(5)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物证、书证是否全面收集。
2、根据《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七十一条规定,据以定案的书证有以下要求:
(1)据以定案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取得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使用副本、复制件。
(2)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不能反映原件及其内容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3)书证的副本、复制件,经与原件核对无误、经鉴定为真实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为真实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1、物证,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指纹、脚印等。
2、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
3、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4、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
6、鉴定结论,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书面结论。
7、勘验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尸体等勘查、检验中所作的记载。
8、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
9、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1、刑事诉讼中在侦查终结、提起公诉、作出有罪判决阶段的证明标准采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具体包括:
(1)事实清楚:构成犯罪的各种事实情节,或者定罪量刑所依据的各种事实情节,都必须是清楚的、真实的。
(2)证据确实: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具有真实性和证明力。是对证据质量的要求。
(3)证据充分:案件的证明对象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其真实可靠性,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是对证据数量上的要求。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书证作为定案证据,需根据《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要求对书证的形式、制作过程、证据来源、受损程度等进行着重审查,如果为副本、复制件,需经与原件核对无误或者经其他方式确认为真实的,才可以作为定案根据。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内容,遇到纠纷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不能解决你问题的,可以咨询手心律师网专业律师。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行政诉讼中言词证据作为定案依据的可行性,指出证据的完整性对案件走向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种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言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重新收集和制作的相关规定,强调公安机关在收集言词证据时需遵守法律程序,对未经重新收集和制作的言词证
酒驾行为与伪证罪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酒后伪证行为是违法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文中强调了辩护人和其他人不得伪造或毁灭证据,违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证人证言需要经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证人应如实提供证据并了解作伪证的法律
先予执行申请的证据要求。申请时无需单独提供其他证据,关键在于案件是否符合先予执行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裁定先予执行特定案件,如追索费用、劳动报酬及紧急情况。裁定先予执行需满足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等条件,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