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投标罪的主体包括投标人和招标人。当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并且情节严重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于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行为,也将根据该规定进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的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的行为主要表现为:
即招标人有意向某一特定投标人透露其标底行为。
即招标人在公开开标之前,私下开启投标人标书,并通告给尚未报送标书的投标人。
即招标人在要求投标人就其标书作澄清事实时,故意做引导性提问,以促成该投标人中标。
即招标在审查、评选标书时,对同样的标书实行差别对待,或者对不同的投标者实施差别对待。
即招标者允许不符合投标资格的投标者参加投标,并让其中标。
即投标者通过贿赂手段,在公开开标之前,从招标者处获取投标者报价或其他投标条件的行为。
即投标人有意与招标人商定,在公开投标时压低标价,中标后再给招标人以额外补偿。
即招标者与某投标者商定,在公开投标时,故意抬高标价,使标价高于通常价,而致其他投标者上当吃亏。高价定标后,招标者按约定给故意抬高标价的投标者一定的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仅仅存在上述行为并不一定构成串通投标罪,还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才能对行为人进行定罪处罚。
投标专用章是否属于公章范畴的法律问题。律师指出,如果投标专用章经过法定刻制程序并在相关部门备案,可认定为公章。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开标和评标的详细规定,包括开标过程、评标委员会的职责、保密要求等。
中标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评标报告的提交和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中标人的确定和中标标准、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合同的订立、履约保证金的提交、中标人的履约义务和禁止转让中标项目,以及分包的条件和责任等。文章强调了中标程序的规范性和法律效应,旨在确保招标过程
某工程建筑投标书范本的主要内容。建设单位在收到招标文件后,按照相关规定,考察现场并研究招标文件各项内容,愿意以特定价格承包工程的施工、竣工和保修。投标书中包括工期保证、履约保证金、投标有效期、合同约束以及投标保证金等相关内容。同时,提供了投标单位的基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实践中,串通投标的行为并不一定就会构成串通投标罪,此时具有相应的行为,还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此罪的立案标准,然后才能对行为人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