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招拍挂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出让国有土地的方式统称为土地的招拍挂。
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适用该规定。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出让人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土地招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招标公告,邀请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投标,根据投标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在招标出让中,土地主管部门需要根据出让土地的具体情况编制招标文件,并实施投标的登记。投标人在登记时必须缴纳投标保证金,并提交营业执照的副本和法人代表人证明等文件。投标人在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标书后,在规定时间内将标书密封,投入指定标箱内。评标委员会按照评标标准对企业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后,在规定时间地点开标。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人需在《中标通知书》约定的时间内,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土地拍卖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拍卖公告,由竞买人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公开竞价,根据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土地的主管部门根据被拍卖土地的特征编制拍卖文件,竞买人在竞买申请截止日期前提出竞买申请,缴纳不少于拍卖文件中规定的保证金,并提交法定代表人证明书等资信证明。竞买人通过审查后,获得印有编号的竞买标志牌,拍卖会在拍卖公告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拍卖成交后,竞得人需按照《拍卖成交书》规定的时间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拍卖的原则是“价高者得”,与其他形式的拍卖原理相同。
土地挂牌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拟出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的使用者。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编制挂牌文件,竞买人在规定日期内提出竞买申请,按规定缴纳保证金,并提交法定代表人证明书等资信证明后提交竞买申请书。在挂牌文件规定的挂牌起始日期,挂牌人应将挂牌宗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限、规划要求、起始价、增加规则、增加幅度等要求在土地交易市场挂牌公布。符合条件的竞买人应按照文件的要求填写竞买报价单,在挂牌期限内可进行多次报价。如果在挂牌期限内只有一个竞买人,且报价不低于挂牌底价,并符合其他交易条件,则挂牌成交。在挂牌期限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买人报价的,报价最高者为竞得人;报价相同的,先提交报价单者为竞得人,但报价低于底价者除外。竞买人确定后,挂牌者向竞买人发出《挂牌成交确定书》,竞得人需根据《挂牌成交确定书》约定的时间内与市国土房管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挂牌同样遵循“价高者得”的原则,不同之处是报价不是现场进行,而是以书面形式报价。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为了支持乡镇综合体制改革,加强地价管理,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促进我县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湖南省土地市场管理办法》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意见》的规定,经县人民
企业改制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最低价确定。根据《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根据《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若想将集体土地划拨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将集体土地征收转为国有土地方可划拨。